<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夜城的詩詞(2315首)

    561 《竹城道中》 宋·王之道

    一溪清水浸余霞,風里歸鴻字腳斜。
    今夜不知何處宿,路回山崦兩三家。

    562 《雒陽陳去非自符寶郎謫陳留酒官予時作丞澶淵》 宋·張元干

    寒水繞近郭,棲鴉蔽高原。
    映帶幽人居,暝色起草根。
    衡門東南開,濁河日夜奔。
    所喜古堤月,初出煙江村。
    不入城市久,懶訪亡與存。
    羨子了萬事,坐以一氣春。

    563 《吳子夜四時歌》 元·楊維楨

    曲塵波欲動,紅心草已生。
    朝來夾城道,流車如水行。
    睡起珊瑚枕,微風度屧廊。
    芙蓉最高葉,翻水洗鴛鴦。

    564 《小游仙(八首)》 元·楊維楨

    當時笑我去學仙,汝但求金與求田。
    不知昨夜城頭鶴,問汝無人識墓阡。

    565 《臘月二日攜家城東觀梅夜歸》 宋·張栻

    仰看鴻雁思吾弟,連日清游只欠渠。
    不知千里江南路,亦有梅花似此無。

    566 《次韻晁無斁冬夜見寄》 宋·陳師道

    寒窗冷硯欲生塵,短枕長衾郤自親。
    老子形骸從薄暮,先生意氣尚青春。
    覆杯不待回丹頰,危坐猶能作直身。
    城郭山林兩無得,暮年當復幾沾巾。

    567 《宿青城板橋寺》 宋·李新

    村落蕭蕭煙雨收,鶉衣寒豎挽歸牛。
    平生腳力未到處,當路貴人安肯游。
    蹶牛馬蹄無限恐,荒涼僧墅不勝愁。
    北窗季弟還知否,一夜秋聲已白頭。

    568 《后城治》 宋·張繼先

    近枕長河即化壇,拎超壇側到河干。
    丹砂在地經冬暖,玉竹成林入夜寒。
    水鶴應思冥象外,山翁愁不到眉端。
    杖頭已指丹霞景,密有塵羅絡我難。

    569 《京師夜坐懷渾淪庵有作寄之》 宋·張繼先

    獨坐空廬靜可知,江城意味豈如斯。
    君看鳳實初成處,自稱蟾華欲妙時。
    酒興原同云叟樂,風塵無取慶宗詩。
    山中林壑虛明境,不得歸吟有所思。

    570 《無夜二絕》 宋·鄭剛中

    春風燈火傾城醉,明月花枝滿地寒。
    不是隴頭新麥綠,田夫未肯遠來看。

    571 《十六夜見月》 宋·吳芾

    連宵待月屢登城,特地遮藏不肯明。
    過了佳辰方皎潔,嫦娥何事太無情。

    572 《晚坐和韻》 宋·仲并

    急雪逢春易作晴,窮閻猶復斷人行。
    公家何在欲乘月,夜半扁舟不隔城。

    573 《豐城舟中》 宋·廖行之

    踏遍江湖路幾千,買舟因得憩江天。
    不嫌煙水牽離恨,要狎沙鷗伴醉眠。
    南浦春深波漲岸,長蘆風寢浪平川。
    生涯喜近長年老,夜半挐音月滿船。

    574 《早出城》 宋·趙蕃

    夜雨細無聲,朝光快作晴。
    空庭芳草合,遠樹鵓鳩鳴。
    無復知春處,閒來看水生。
    不唯身暫適,更覺眼增明。

    575 《夜坐有感》 宋·汪莘

    前賢相遇是前程,不見斯人莫誤行。
    白面書生那解事,只將文字住京城。

    576 《蕭山望城中遺漏》 宋·劉學箕

    見說天文變,頻占太史臺。
    但云星犯月,不料火為災。
    盡夜看煙滅,逢人問訊來。
    丹心勤戀闋,東鄉極裴徊。

    577 《舟次嚴陵》 宋·方岳

    與雁分洲宿,連云做夢清。
    江風人事老,夜雨客心驚。
    潮急仍吞瀨,更寒不過城。
    子陵吾所韙,蓑外底須名。

    578 《夜泊朋溪釣隱》 宋·胡仲弓

    借得溪亭暫解鞍,溪亭擬作釣船看。
    不應隱處近城郭,未秘終身把釣竿。

    579 《元宵》 宋·胡仲弓

    緩轡歸來看夜城,千門燈火照街明。
    自疑不是乘槎客,卻傍銀河星斗行。

    580 《邑水南夜歸即景》 宋·何夢桂

    郊原踏遍拾芳蘅,歸聽城頭打二更。
    野渡無人舟早宿,山蹊有月馬遲行。
    人家燈落半江影,僧寺鐘來隔岸聲。
    世路百年雙屐底,青山不老白頭生。

    * 關于不夜城的詩詞 描寫不夜城的詩詞 帶有不夜城的詩詞 包含不夜城的古詩詞(23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