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地著的詩詞(845首)

    81 《登劍南西川門感懷》 宋·陸游

    自古高樓傷客情,更堪萬里望吳京。
    故人不見暮云合,客子欲歸春水生。
    瘴癘連年須藥石,退藏無地著柴荊。
    諸公勉書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82 《山茶一樹自冬至清明後著花不已》 宋·陸游

    東園三日兩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83 《胡達孝水墨妙絕一世,為余作枯松孫枝石間老》 宋·楊萬里

    東齋歸自涴花里,訪我弄泉惠山趾。
    隨身萬里只孤舟,一簪不曾著行李。
    忽拈遠物出袖中,乃是孔明廟前古柏閬州松。
    徑從平地便起立,上穿屋瓦到青穹。

    84 《小泊英州二首》 宋·楊萬里

    數家草草劣無多,跕水飛鳶也不過。
    道是荒城斗來大,向來此地著東坡。

    85 《寄題劉著作羲叟家園效圣俞體》 宋·歐陽修

    嘉子治新園,乃在太行谷。
    山高地苦寒,當樹所宜木。
    群花媚春陽,開落一何速。
    凜凜心節奇,惟應松與竹。

    86 《西地錦·重過黃梁古驛》 宋·無名氏

    重過黃梁古驛。
    著一鞭春色。
    長亭細柳,青青尚淺,不禁攀折。
    且醉章臺風月。
    莫歸鞍催發。
    紫泥詔下,朝天去了,如何來得。

    87 《寓居有招客者戲成》 宋·曾幾

    蓬蒿小院立秋天,禿鬢凄風雨颯然。
    丈室何人問摩詰,后堂無地著影宣,床頭白酒新浮甕,案上黃詩屢絕編。
    不厭寒家淡生活,書窗期與子周旋。

    88 《次韻子云途中見寄》 宋·韓元吉

    十年計拙未能伸,四海滔滔總是津。
    但得有山供醉眼,不憂無地著寒身。
    鶯花撩亂空三月,風雨凄涼過幾旬。
    莫道衡陽無雁信,故應時有北來人。

    89 《次韻張守與潤守總卿詩四首》 宋·陳造

    漁樵送晚景,天地著陳人。
    澗底離奇干,人間浩蕩春。
    峨冠才識字,何策可資身。
    不擬千言賦,忉忉慁大鈞。

    90 《雪》 宋·李石

    羨他雪色一般同,點綴蒼蒼滓太空。
    白比蝦蟆終蝕月,輕如蝴蝶亂隨風。
    不容著跡無人處,漫借作光似我窮。
    翠竹疏梅成佛地,未嫌凍立此山中。

    91 《庭前一蓮著花》 宋·樓鑰

    門外荷蓮浥露華,綠云平地擁秋霞。
    病夫不能出門去,且看庭前第一花。

    92 《敝車》 宋·仇遠

    汝自騎高馬,予寧坐敝車。
    功名輸俊茂,天地著迂疏。
    漫說癡人夢,仍看后世書。
    謫仙酒樓在,不醉欲何如。

    93 《清明出沐》 宋·宋庠

    曉樹陰岑客舍春,卿輿不訪著書人。
    長楸有地金成埒,曲突無煙桂徙薪。
    自欠解蘭拋北阜,更堪鳴磬是南鄰。
    餳香醞冷沈歡緒,枉負山郎出沐辰。

    94 《送趙仁則官滿西歸三首》 宋·方回

    宇宙今年氣數新,不愁無地著閒身。
    西成稼穡占魚夢,南紀干戈息馬塵。
    隨分田園勝仕宦,及時兒女了婚姻。
    細思便合從君去,龍虎山中作道人。

    95 《送李著作知柳州》 宋·李覯

    到官十五月,太半在他邦。
    惠術示施一,公心無與雙。
    剖符新使粵,盡室始浮江。
    地理將分嶺,行程即下瀧。

    96 《三昧諸頌》 宋·釋印肅

    獨腳老虎,暗時暗殺人。
    不識是眼睛,與君地著力,溪云罩古城。

    97 《項大著挽詩》 宋·薛嵎

    耳為恩門屈,寧辭御史遷。
    力陳歸老疏,自盡讀書年。
    秘府神游地,浮榮夢覺前。
    世間真不死,未必屬蒼天。

    98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99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00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 關于不地著的詩詞 描寫不地著的詩詞 帶有不地著的詩詞 包含不地著的古詩詞(84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