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刊的詩詞(208首)

    121 《次韻答張文潛中見寄》 宋·秦觀

    與君涉世網,所得如鉤溫。
    念昔相乖離,俯仰變寒暄。
    把袂安可期,寄書囑加餐。
    三年汝水濱,孤懷誰與言。

    122 《移病還臺凡閱半歲乃愈始到家園視園夫治畦植》 宋·宋祁

    臥治無功賜告回,聚叨鳴履上中臺。
    壺公天壤非真死,蒙叟軒裳是儻來。
    經灌早蔬扶隴出,失刊園蕊犯簷開。
    此身疏拙真丘壑,不是當年王佐才。

    123 《直舍讎理律書呈同舍二首》 宋·宋祁

    經筵敢倦力刊梓,國典將追鼎鑄書。
    靜對闕疑還閣筆,不知三古字為魚。

    124 《上文潞公生日》 宋·張耒

    盛德元勛絕等倫,麟符虎節冠宗臣。
    靈椿上古身千載,一柱明堂力萬鈞。
    伐叛豹韜威尚凜,刊名金鼎鑄來新。
    風謠四海占賢相,笑詠山川是主人。

    125 《文安國挽詞二首》 宋·黃庭堅

    平生翰墨學,空走使臣車。
    瞿令能蒼史,歸公好古書。
    秦山刊日月,周鼓頌畋漁。
    不見龍蛇筆,新乾研滴蜍。

    126 《過致政屯田劉公隱廬》 宋·黃庭堅

    兒時拜公床,眼碧眉紫煙。
    舍前架茅茨,爐香坐僧禪。
    女奴煮甖粟,石盆瀉機泉。
    今來掃門巷,竹間翁蛻蟬。

    127 《古老許惠李北海石室碑以詩促之》 宋·黃庭堅

    往時李北海,翰墨妙天下。
    石室蒼苔世未知,公獨得本今無價。
    肉字不肥藏兔鋒,郎官壁刊佳處同。
    愿公倒篋速持贈,免斷銀勾輸蠹蟲。

    128 《答何君表感古冢》 宋·黃庭堅

    墨頭萬蟲地上行,大鈞鉅冶之化生。
    反復生沒如車軫,直與歲月為將迎。
    至人獨解諸物攖,鏈神含嚼太和精。
    不取造化相經營,三天八景遂飛升。

    129 《寄題濟源李少卿園亭》 宋·司馬光

    縣僻人事少,土肥風物殊。
    杖刊靈壽木,輪里溴梁蒲。
    竹不減淇水,花仍似洛都。
    主公眉雪白,游覽未嘗扶。

    130 《過左伯桃羊角哀墓》 宋·周邦彥

    古交久淪喪,末世尤反覆。
    谷風歌焚輪,黃鳥譬伐木。
    永懷羊與左,重義逾血屬。
    客行干楚王,冬雪無斗粟。

    131 《游云龍張氏山居》 宋·賀鑄

    昔聞張逸民,卜筑云龍山。
    東望結遐想,喜得彭城官。
    一語定襟契,宛如平生歡。
    招攜屬休沐,投此蘿薜間。

    132 《四民詩其三·工》 宋·范仲淹

    先生教百工,作為天下器。
    周旦意不配刊之考工記。
    嗟嗟遠圣人,製度日以紛。

    133 《次韻和永叔夜聞風聲有感》 宋·梅堯臣

    月落夜正黑,風起庭槐端。
    窗間星動搖,枕上人寤嘆。
    所嘆吹陰云,苦熱彌不歡。
    當其氣莫出,曷若無衣寒。

    134 《留別乾明山主》 宋·梅堯臣

    自余銜哀歸,不與人事接。
    兩至此飯僧,華宇何曄曄。
    大士邀我銘,吾學愧涉獵。
    強述殊不高,下筆曾未愜。

    135 《積善堂》 宋·晁說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昭鍾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茲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無曲棘,潁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136 《又和八首》 宋·劉克莊

    免周柱史出函關,豈有根株可據蟠。
    但見名刊黨碑內,可曾身在屬車間。
    老尤怕血斤邊指,春不能朱鏡里顏。
    誰道先生渾懶去,巾車檢校別村還。

    137 《夜坐二首》 宋·劉克莊

    世法人情已盡拋,深林自占一枝巢。
    病來不飲疏歡伯,老去惟書作淡交。
    馬尾動煩刊筆誤,蠅頭尚可就燈抄。
    山空月落商歌起,不管秋風卷屋茅。

    138 《君疇仰晦茂功蒙仲和余差須韻二詩再答二首》 宋·劉克莊

    衡與修皆捋虎須,不論公干與元瑜。
    譏彈山寺詩為謗,指點滄洲疏似諛。
    毛垢人將吹洗汝,涅磨渠不磷緇乎。
    勸君刊落閑枝葉,佩服高柴一字愚。

    139 《寄章貢姚別駕》 宋·劉克莊

    贛江當日血成川,誰肯身馳不測淵。
    尺檄約降諸峒靜,單車禽畔一城全。
    帶刀俗染惟新化,橫槊詩刊第幾編。
    想與元龍談世事,亦憐疏拙老林泉。

    140 《送韓山人》 宋·文同

    昌黎山人抱藜杖,三度訪我于三隅。
    端然入座更誰顧,談辯袞袞如流珠。
    靈丹嘗凝日月鼎,至寶自產乾刊爐。
    要行撇起不可逐,安得雙舄為飛鳧。

    * 關于不刊的詩詞 描寫不刊的詩詞 帶有不刊的詩詞 包含不刊的古詩詞(2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