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出的詩詞(180首)

    61 《休日不出聞西池游人之盛》 宋·張耒

    三日春風塵漲天,溝泥愁污破鞍韉。
    掃門靜閉無來客,隱幾深居學坐禪。
    薄雨掠塵時點點,細蟾窺夜獨娟娟。
    都人解與殘春競,半在西池聽管弦。

    62 《和庭誨苦雨不出》 宋·黃庭堅

    端居廣文舍,暑服似純綿。
    綠竹塵蒙合,紅榴日炙蔫。
    披襟風入幌,灑面雨連天。
    莫借角巾墊,勤來坐馬韉。

    63 《次韻文潛休沐不出二首》 宋·黃庭堅

    風塵車馬逐,得失兩關心。
    惟有張仲蔚,門前蓬藋深。
    自公及歸沐,畢愿詩書林。
    墻東作瘦馬,萬里氣駸駸。

    64 《次韻文潛休沐不出二首》 宋·黃庭堅

    與世自少味,閉關非有心。
    戎葵一笑粲,露井百尺深。
    著書灑風雨,枯筆束如林。
    蘇公嘆妙墨,逼人太駸駸。

    65 《次韻張著作文潛休日不出二首》 宋·晁補之

    張侯經濟術,見遇未容心。
    揚子執戟老,蔣生開徑深。
    予亦拙造請,素懷愛園林。
    閉門鳥雀喜,朝日上骎骎。

    66 《次韻張著作文潛休日不出二首》 宋·晁補之

    文史平昔契,淮山別離心。
    省中并日直,天上青春深。
    買屋近城塢,往來成竹林。
    詩模黃著作,吾亦意骎骎。

    67 《連雨不出寄張恕》 宋·蘇轍

    麥熟蠶繅熱似烝,雨傾三尺未為淫。
    洗清溝澮蚊虻靜,沒盡蒲蓮沼沚深。
    遺秉滿田驚朽腐,移床避漏畏侵尋。
    高閑只有張公子,臥聽蕭蕭打葉音。

    68 《貽不出院真公》 宋·魏野

    閉戶頭初剃,今來已白頭。
    五侯堂上見,四海定中游。
    鑿井還依砌,栽松欲映樓。
    人間思慮絕,擁衲任經秋。

    69 《九日不出魏衍見過》 宋·陳師道

    九日登臨迫閉藏,老懷無恨自凄涼。
    山頭落帽風流絕,壁面稱詩語笑香。
    沖雨肯來尋此老,拂床聊待熟黃粱。
    獨無樽酒為君壽,正使秋花未肯黃。

    70 《苦胃不出二首》 宋·李石

    眇小酲醲總見欺,顛狂苦訴有誰知。
    五音鶯自調歌舌,百藥蜂能釀蜜脾。
    世態只堪春睡美,鬢絲偏與落花宜。
    欲因耆舊尋鄉路,投劾翻然恐未遲。

    71 《雨中不出呈斯遠兼示成父四首》 宋·趙蕃

    歲事今無幾,來歸略未安。
    若為佳抱發,賴有好詩看。
    剩欲江村訪,卻遭天氣寒。
    雪猶思剡曲,雨亦過蘇端。

    72 《雨中不出呈斯遠兼示成父四首》 宋·趙蕃

    湖外頻年客,江東邇日歸。
    欲知年事迫,看取鬢毛非。
    寄意雖梅柳,關心在蕨薇。
    令余倒芒屨,須子叩紫扉。

    73 《元夕立春喜晴於是郡人久不出矣》 宋·葉適

    膏火無光已累年,歡娛少味是窮邊。
    強吹簫鼓迎烏帽,勾引游人近酒前。

    74 《元夕立春喜晴於是郡人久不出矣》 宋·葉適

    十夜茅檐宿凍云,商量送臘又迎春。
    并將束葦熏天焰,回得陽和捧日輪。

    75 《元夕立春喜晴於是郡人久不出矣》 宋·葉適

    艾褐家紬闊闊裁,抱孫攜子看燈來。
    余甘暫棄從教覓,莫斗機心漫自猜。

    76 《次韻和文潛休日不出》 宋·孔武仲

    清風入北窗,幽曠諧我心。
    之子亦宴坐,焚香齊閣深。
    平時仙道家,蓬蒿倚瑤林。
    愿言在相過,小駟馳骎骎。

    77 《次韻和文潛休日不出》 宋·孔武仲

    文潛真可人,壯歲有老心。
    塵境暫來寄,天機元自深。
    鸞鳳翥赤靈,亦有鶴在林。
    沖天期一飛,載驟謝骎饗。

    78 《三月十一日不出》 宋·張九成

    老罷慵人事,柴門盡日扃。
    春江入幽想,夜雨漲前汀。
    何日當晴霽,西山云眇冥。
    江頭無限好,見說柳深青。

    79 《初出金門,尋王侍御不遇,詠壁上鸚鵡》 唐·李白

    落羽辭金殿,孤鳴咤繡衣。
    能言終見棄,還向隴西飛。

    80 《晚出尋人不遇》 唐·白居易

    籃輿不乘乘晚涼,相尋不遇亦無妨。
    輕衣穩馬槐陰下,自要閑行一兩坊。

    * 關于不出的詩詞 描寫不出的詩詞 帶有不出的詩詞 包含不出的古詩詞(1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