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入調的詩詞(484首)

    121 《水調歌頭冬至,同行臺王子勉中丞,韓君美》 元·白樸

    云黯霧樹,秋潦凈寒潭。
    徘徊子隱臺下,不見舊書龕。
    鹿苑空余蕭寺,蟒穴誰傳郗氏,聊此問瞿曇。
    千古得欺罔,一笑莫窮探。

    122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現代·毛澤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
    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123 《水調歌頭 次東坡韻》 宋·張玉娘

    素女煉云液,萬籟靜秋天。
    瓊樓無限佳景,都道勝前年。
    桂殿風香暗度,羅襪銀床立盡,冷浸一鉤寒。
    雪浪翻銀屋,身在玉壺間。

    124 《水調歌頭·山水無宿約》 宋·劉辰翁

    山水無宿約,村暗自當還。
    不知有客乘興,載我弄滄灣。
    酒吸明河欲盡,月落三星在下,未放水風閑。
    影轉松起舞,扶步入林間。

    125 《水調歌頭·暮云遮遠眼》 宋·呂渭老

    暮云遮遠眼,疊疊入青煙。
    十年不見,醯雞同舞甕中天。
    聞道山陰回棹,相去都無百里,李郭可同船。
    行止皆天意,端欲自操竿。

    126 《水調歌頭·北風下庭綠》 元·白樸

    北風下庭綠,客鬢入霜華。
    回首北望鄉國,雙淚落清笳。
    天地悠悠逆旅,歲月匆匆過客,吾也豈瓠瓜。
    四海有知己,何地不為家。

    127 《題九華閣》 宋·方惟深

    斗起喧卑地,塵埃不入顏。
    微尋清書夢,靜看別州山。
    隱幾孤鴻沒,調琴遠鶴還。
    何時了吾事,來此伴君閑。

    128 《水調歌頭·蓮襯凌波步》 宋·陳德武

    蓮襯凌波步,筍浴影娥東。
    晚妝脂粉猶膩,雪潔弄春溶。
    卻似玉盤拈指,莫是金環脫腕,寶鏡逐華容。
    好個明珠顆,落在掌窩中。

    129 《水調歌頭·今日非昨日》 清·張惠言

    今日非昨日,明日復何如。
    朅[1]來真悔何事?不讀十年書。
    為問東風吹老,幾度楓江蘭徑,千里轉平蕪。

    130 《水調歌頭 招友人飲》 元·胡祗*

    人處六函內,蚊睫一微塵。
    匆匆數十寒暑,駒隙等逡巡。
    禮樂衣冠縛束,文字功名汩沒,辱寵萬悲忻。
    雅意竟誰了,含恨入荒*。

    131 《西江月 代畢仲永作,迓汪梅庵御史》 元·陳櫟

    御史乘*剛直,廡車攬轡澄清。
    先聲應播五羊城。
    一道凜然尊敬。
    庵外疏花破玉,枝頭佳實調羹。
    催歸不入秉鈞衡。
    豈但動公詩興。

    132 《水調歌頭 江浙貢院》 元·吳存

    尺一九霄下,華發起江湖。
    西風吹我衣袂,八月過三吳。
    十五西湖月色,十八海門潮勢,此景世間無。
    收入硯蜍滴,供我筆頭枯。

    133 《水調歌頭 和張都運李氏柳塘賞荷韻》 元·王旭

    我愛此塘好,碧水映紅蕖。
    垂楊裊裊煙籠,綠發倩風梳。
    醫卻塵埃俗病,喚起滄浪幽興,懷抱一時舒。
    更把直鉤釣,得意不須魚。

    134 《水調歌頭 以上谷神篇卷下》 元·林轅

    樹老堪移接,人老豈容枯。
    玄元食母,還丹入口是良圖。
    乞得西家紅釀,又覓東鄰白醞,裝做一葫蘆。
    就我鐺中煮,玉兔搦金鳥烏。

    135 《歸休家居病起蒙諸友邀入詞社》 明·李開先

    諸友俱能作,如吾何所知。
    強推為會長,深愧不相宜。
    《玉樹》多悲調,《竹枝》亦俗詞。
    口占南北曲,即席付歌兒。

    136 《水調歌頭 題于彥明新居》 元·李孝光

    東湖浸南麓,北蕩帶西山。
    其中大有佳處,元不減商顏。
    上有雁峰千疊,下有龍灘百曲,別是一人寰。
    昨夜雨新過,流水到花間。

    137 《再調考功作》 明·高叔嗣

    引疾三上書,微愿不克諧。
    徙官復在茲,心跡一何乖。
    軒裳日待旦,閶闔凌云排。
    入屬金馬籍,出與群龍偕。

    138 《生詩十首書王堇父慈無量集以凡百畏刀杖無不》 明·陶望齡

    挾弩隱衣袂,入林群鳥號。
    狗屠一鳴鞭,眾吠從之囂。
    殺機翳胸中,粲然若懸杓。
    吾聞螳螂蟬,能變琴者操。
    至人秉慈尚,虎象焉足調。
    因果茍無征,視斯亦已昭。
    與其啖群生,寧我吞千刀。
    ¤

    139 《送舒國裳修撰調閩舶提舉》 明·汪應軫

    庖祝有分守,而欲侵其廚。
    峨冠何如人,攜我相與俱。
    微哉烹醢身,誰為蠲濯壺。
    芳臭自云薦,公尸色未愉。
    攝衣入廟門,匍匐投遐區。
    同愆不同謫,無乃矜庸愚。
    相期厲珪璋,臨別重踟躕。

    140 《車駕駐潤州幸少傅楊公私第歡燕累日恭述六首》 明·朱厚照

    先朝宰輔寓京師,翠輦臨門或有之。
    獨是遠臨家食地,無人得似荷恩私。
    夜深蓮炬半燒過,模寫神功入詠歌。
    直繼詩人《常武》什,下看韓愈頌元和。

    * 關于不入調的詩詞 描寫不入調的詩詞 帶有不入調的詩詞 包含不入調的古詩詞(4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