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入耳的詩詞(716首)

    701 《題王義之云隱》 宋·方回

    心天界限絕塵氛,廛市雖喧耳不聞。
    大隱從來非小隱,可須深入萬重云。

    702 《次韻杜永年東齋種竹》 宋·郭印

    王郎英骨今已枯,風流聲名渾未除。
    結交斯人千載上,唯君執手同登車。
    平生愛竹遂成癖,竹間醉倒無人扶。
    今日君醒竹還醉,區區手植不暇餔。

    703 《十一月四日陪諸公游神泉南山院二十韻》 宋·郭印

    官閒訪招提,偶作南山游。
    門前喬木陰,蒼藤掛髯虬。
    野僧出迎我,貌古氣且柔。
    相將入壺中,水竹凈雙眸。

    704 《過彈箏峽》 宋·李復

    悠悠薄洛水,東出彈箏峽。
    昔人感秋聲,舞躍中音節。
    我來跨官馬,屢渡隨曲折。
    水寒石齒澀,鳴調苦悲咽。

    705 《新蟬》 宋·李復

    病耳不堪聽,仍悉露下時。
    才能升木杪,便解入云吹。
    漫有真仙契,猶多風樹悲。
    美陰如可托,后患亦須知。

    706 《寄申屠御史》 宋·陸文圭

    御史帝耳目,監察沿隋唐。
    臺閣迥清風,筆簡凌秋霜。
    澄清一攬轡,驅貍走豺狼。
    賢哉故安侯,廉介尤剛方。

    707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路隔重湖,一塵不到。
    片段白云,綿蠻幽鳥。
    靜倚石闌聽,穩拂苔衣臥,此樂只應林下有,人間少。
    衲僧家,眼里著得須彌山,耳里著得四大海,聲色堆頭,閑行閑坐,全身入荒草。

    708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綠水青山,紅塵鬧市。
    一大藏教,滿眼滿耳。
    這里有人揀辨得出,入則個個歸元,出則無無不是。

    709 《闕題》 宋·釋文珦

    吾生本不識字,人謂吾詩入微。
    篇章聊復爾耳,止觀然猶庶幾。

    710 《靈泉篇》 宋·釋文珦

    高僧誦經經出泉,泉靈不許蛟龍眠。
    湛湛長開古明鏡,冷冷暗瀉朱絲弦。
    曾說煮茶甘入齒,為是心源功德水。
    淵然千古無是非,遮莫放人來洗耳。

    711 《緣識》 宋·宋太宗

    紫檀金線槽偏蹙,撥弄朱弦敲冰玉。
    指法從來天下聞,翻成盡入升平曲。
    傳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聽化民俗。
    盤龍面對壓鰲頭,玄微風散萬般流。

    712 《寧川》 宋·喻良能

    平生滿耳說宣城,入境云煙照眼明。
    過雨偏濃千嶂碧,未秋先冷數溪清。
    細看菡萏波間色,時聽綿蠻竹里聲。
    不是多才謝公子,江山猶解發吟情。

    713 《次典巖老贈昭袒韻》 宋·曾豐

    太初寂無聞,其中涵大音。
    淵明竊知之,寫以無弦琴。
    曾可入乎耳,無乃聽以心。
    子新嗜聲詩,失寢夜廢衾。

    714 《贈徐君圖按曲圖歌》 明·程嘉燧

    徐君神宇和且清,翩翩濁世稱達生。
    但持一杯蟹螯足,能揮萬事鴻毛輕。
    自言百年在行樂,千金買歌恣歡謔。
    尊傍二豪與七貴,醉后五白兼六博。

    715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隋代·佚名

    天門九重,蕩蕩開入。
    金支秀華,垂紳佩玦。
    或導或陪,率屐不越。
    注民耳目,四表胡悅。

    716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隋代·佚名

    天門九重,蕩蕩開入。
    金支秀華,垂紳佩玦。
    或導或陪,率屐不越。
    注民耳目,四表胡悅。

    * 關于不入耳的詩詞 描寫不入耳的詩詞 帶有不入耳的詩詞 包含不入耳的古詩詞(7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