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入耳的詩詞(716首)
561
《送范比部持節廣東》 宋·蘇籀
羊城使者神仙中,苒苒叱馭凌云蹤。
繡袂吾徒強摻執,解手一舉南飛鴻。
君侯烜赫標肉譜,文正烈祖忠宣父。
典刑付托呼所鐘,經國風規儼如故。
563
《峽中歌》 宋·孫應時
峽中翠壁何崢嶸,排空百雉如層城。
重樓復道明丹青,神剜鬼刻斧鑒精。
呀然裂入兀不崩,飛流罅出懸珠瓔。
旌旆夾道繽逢迎,霜鋒雪鍔立萬兵。
564
《雨霽宿薦福寺遣問寺僧》 宋·曾豐
松筠邀我梵王宮,耳目俱醒骨肉融。
風雨收聲禪入寂,煙云斂色法歸空。
出浮漚外不生滅,從浩劫來無異同。
問數比丘皆卷舌,舌雖不卷亦無功。
565
《贈相者趙椿年》 宋·曾豐
胸次無諸塵垢障,眼中有爾光明藏。
云何不策反照動,小而用之風鑒上。
伎倆君參不二門,形骸我入無色相。
相逢尊酒更杯茶,其它口耳從俱喪。
566
《袁生行贈袁孟逸》 明·王稚登
袁生袁生,爾何玩世愛學嚴君平。
藏名在卜肆,朝取撲滿錢,夕抱鴟夷醉,朱門招之謝弗往
,西寺東鄰留且住。
已將白象即心調,更借青蓮為法喻。
567
《觀潮歌》 明·王稚登
丙辰閏七月初吉,孟瀆江邊潮水赤。
寒波帶雨打空城,高浪如山排巨石。
山田旱爟不可救,山人荷鋤惟種豆。
游魚忽入豆花中,江里黿鼉近人吼。
568
《秋鶯》 唐·李煜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570
《嵩山采菖蒲者》 唐·李白
神仙多古貌,雙耳下垂肩。
嵩岳逢漢武,疑是九疑仙。
我來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終忽不見,滅影入云煙。
喻帝竟莫悟,終歸茂陵田。
572
《瑪瑙杯歌》 唐·錢起
瑤溪碧岸生奇寶,剖質披心出文藻。
良工雕飾明且鮮,得成珍器入芳筵。
含華炳麗金尊側,翠斝瓊觴忽無色。
573
《冬夜感懷》 唐·王建
晚年恩愛少,耳目靜于僧。
竟夜不聞語,空房唯有燈。
氣噓寒被濕,霜入破窗凝。
斷得人間事,長如此亦能。
575
《讀經》 唐·孟郊
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
經黃名小品,一紙千明星。
曾讀大般若,細感肸蚃聽。
當時把齋中,方寸抱萬靈。
576
《讀經》 唐·孟郊
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
經黃名小品,一紙千明星。
曾讀大般若,細感肸蚃聽。
當時把齋中,方寸抱萬靈。
抒情組詩
* 關于不入耳的詩詞 描寫不入耳的詩詞 帶有不入耳的詩詞 包含不入耳的古詩詞(71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