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下資的詩詞(465首)

    41 《次彭資深韻》 宋·劉子翚

    林下相從多勝友,誰如君子妙才華。
    曳裾所至成師席,射策由來有世家。
    意氣胸中千里駿,文詞筆下九光霞。
    郵亭一見傾懷抱,投分金蘭不足夸。

    42 《和姜季資》 宋·鄧肅

    入手新詩奪化機,一天星斗夜無輝。
    想君佳思真泉涌,索我強辭似箭飛。
    平昔端為覆醬用,臨時那得錦囊歸。
    不如且遺長須去,兀坐冥搜更下帷。

    43 《和錢處和大資四首》 宋·曹勛

    迷云公已性天開,雙澗相逢若再來。
    二老果能如洛下,固宜慧遠賦優哉。

    44 《趙資政招賞川海棠次袁和叔韻》 宋·樓鑰

    少陵千古詩人杰,每見名花輒題絕。
    錦棠無如蜀川盛,見說千林天染纈。
    大篇短章合無數,忍對此花舌如結。
    黃鵠銜子萬里來,春光頗向東南洩。

    45 《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 宋·趙蕃

    聞道石湖天下奇,城南未數閬州稀。
    江山勝處世或有,只欠若人相發揮。

    46 《玉麟堂上口占呈趙大資》 宋·蘇泂

    節旄彈壓萬旌旗,中使傳宣表睿知。
    重見相公官又長,宛然謙下蜀中時。

    47 《式賢和杜夔府百韻過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筆力乃》 宋·方岳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
    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
    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
    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48 《贈接泥渡下李巡檢》 宋·董嗣杲

    一官坐渡頭,事簡多是閒。
    口口說廟靈,祭賽紛強頑。
    逐日享餕馀,贏得酡客顏。
    江風吹不散,借此資身孱。

    49 《舟泊蘄城下》 宋·董嗣杲

    秋蕪埋戌雨,暮荻卷壕風。
    御侮弓刀利,揚威鼓角雄。
    云連淮樹暗,月透漢營空。
    捩柁資遐眺,興衰自古同。

    50 《和門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韻》 唐·徐鉉

    暖吹入春園,新芽競粲然,才教鷹嘴拆,未放雪花妍。
    荷杖青林下,攜筐旭景前。
    孕靈資雨露,鐘秀自山川。

    51 《和趙資相》 宋·許月卿

    手托東南半壁天,向天捧詔下搜賢。
    塵沙騎鶴征鴻倦,衢道乘鸞病驥先。
    玉陛九重將玉立,珠簾十昊看珠聯。
    狀元宰相平生事,雅意中原愿執鞭。

    52 《前起居舍人何資深竹光酒法奇甚近得法釀成以》 宋·晁公溯

    舊聞蜀酒濃,今乃舉此觴。
    可憐如甘言,難置烈士腸。
    近者營糟丘,始傳柱下方。
    青菽為曲糵,碧蓼有微芳。

    53 《詠史下·曹丕》 宋·陳普

    鵲構觚棱偶似詩,雞棲庭樹已當時。
    公車坐使諸侯急,卻是奸人篡奪資。

    54 《縱步過資福寺僧留飲出示凈度文三教一理認經》 宋·陳文蔚

    一編凈度出玄文,因甜書窗醉酒尊。
    儒釋未須談一二,且於花下立黃昏。

    55 《清明資福僧遣詩賦此以答之》 宋·陳文蔚

    清明恰值雨晴時,勝喜鄰僧福有詩。
    十里懶尋沽酒旆,一編深下讀書帷。
    放懷是處青春好,無事於中白日遲。
    況是精藍去家近,興來何惜瘦藤支。

    56 《示弟子彭資深心齋居士》 宋·釋印肅

    靈山話月,曹溪指月,禪可禪而成大過。
    一念頓超沒量人,六月雪歌向猛火。

    57 《燈下學書偶成》 宋·孫應時

    學書乃一樂,人或罕知趣。
    而我欲成癖,矻矻了朝暮。
    天資苦凡弱,師法非早悟。
    目力又已衰,怳若在煙霧。

    58 《和樓尚賦趙大資大資重樓柏梁體》 宋·孫應時

    浙中巖壑天下雄,越絕宛委吳穹窿。
    鐘奇角秀勞神工,復有四明冠南東。
    云南云北森橫縱,仟圣所宅光蔥瓏。
    公樓極覽面面同,江霏海日開冥濛。

    59 《由下梅至資福估賣官產》 宋·喻良能

    曉發下梅寺,霽色浮垅麥。
    崎嶇白楊岸,詰屈黃牛軛。
    野芳吐豐茸,山羽鳴格磔。
    驅車復前途,聊欲遍阡陌。

    60 《板》 先秦·佚名

    上帝板板,下民卒癉。
    出話不然,為猶不遠。
    靡圣管管。
    不實于亶。

    詩經諷刺

    * 關于下資的詩詞 描寫下資的詩詞 帶有下資的詩詞 包含下資的古詩詞(46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