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歸時遠公送,石苔秋雨步遲遲。凌霄花在古松上,也笑向人人不知。
聞道山中出入稀,偶來溪上笑談微。野云不管田袍薄,寒逼瘦膚相伴歸。
共愛霅溪風物美,春來清可監須眉。蘋生楚客將歸日,花暖吳蠶始浴時。臨水竹樓通市陌,跨橋云屋接川湄。畫船載酒期君醉,已是無謀助翦夷。
靚妝艷服游川上,簫鼓聲中俗自歡。寄語春風休用惡,恐教潭水起波瀾。
臂頭長命縷,百結更雙蟠。怕有痕生肉,教依玉釧寬。
靈篆貯紗囊,熏風綠鬢傍。從今能鎮膽,不怯睡空房。
一川流水半村花,舊屋南鄰是釣家。長記歸篷載春醉,云籠殘照雨鳴沙。
薪蒲正綠乳鳧鳴,水沒漁梁宿雨晴。看近清明沉種日,野人何事不歸耕。
玉箏紅燭艷春羅,慣向高堂聽汝歌。今夕相逢為重唱,孤舟江冷月明多。
多謝停舟共一卮,石州歌罷各低眉。南園舊日同聽客,零落如今剩有誰。
誰識能歌舊散聲,愁中聽處尚分明。玲瓏酒罷休催去,月落江潮尚未平。
平常歌舞不能閑,多在青春甲第間。借問年來還到否,朱門風雨幾家關。
據渭浮涇雪浪開,一君五后醉高臺。侍臣不解供吟筆,落盡南山萬樹梅。
梨園弟子強因依,羯鼓聲中學御詩。十月胡雛來喚仗,新梅誰復增新辭。
豈是梅花最早開,六霙先已發陽臺。涇南渭北花如錦,太白山頭只有梅。
孤芳寒艷絕難依,鄴下關中不賦詩。未必江南有才子,也應先是七三辭。
莫道梅花取次開,馨香須侍百層臺。不同碧玉小家女,寶策皇妃元姓梅。
負雪披霜不得依,梅寒恨不出豳詩。身梁根治荒江介,情調猶輸第一辭。
霜女月娥愁不開,萼君西母宴瑤臺。總將芳意傳英彩,下降人間得有梅。
織女機寒自失依,云霞扎扎似吟詩。女兒謝席雪無句,父子庾家梅有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