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上科的詩詞(428首)

    41 《同楊方叔游開寶上方有懷里中二三故人》 宋·韓維

    京都寡臨觀,茲地高且明。
    仲科一來望,曠然寫予情。
    千載豪杰盡,夷門荊棘生。
    時平盛民物,華屋連飛甍。

    42 《上知府張少卿》 宋·強至

    邦君今刺史,光祿古名卿。
    況是三臺后,仍兼二事榮。
    才猷希世出,議論一時傾。
    文燄長千丈,詩鋒銳五兵。

    43 《送嚴上舍并寄諸公十首·寄何解元》 宋·陳造

    舊識追風足,抵摧坂下車。
    長騎待云路,小捷已鄉書。
    唾手須科第,差肩有詔除。
    公飲富佳句,記我渾樵漁。

    44 《賀二石登科》 宋·陳造

    捷音西下亟蜚星,二雋辭鋒舊莫京。
    桂樹前宵減清影,棣華同日擅香名。
    謝家蘭玉真門戶,蘇氏文章亦弟兄。
    此去提衡霄漢上,鵬摶鯤運更論程。

    45 《嚴一飛惠余一唯圖書贊其上甚佳石更名忠恕圖》 宋·李石

    善水沃沸焦,善藥調瞑眩。
    吾豈斯人徒,屏開慈母面。
    丹青解人意,二字出素練。
    孝哉耘瓜子,傷根豈所愿。

    46 《上平江徐侍郎十絕句》 宋·曾協

    并列西京侍從多,吾丘司馬豈同科。
    孤忠祗有囊書在,獨見丁寧為偃戈。

    47 《送逸歸上饒赴試》 宋·趙蕃

    謂汝可勿去,汝去意已堅。
    念欲終不遣,汝請倍諄然。
    平時父母傍,一事略不與。
    及今身自行,凡百誰汝護。

    48 《上后樂劉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陽詩兩句行藏堅晚》 宋·程公許

    事往置勿言,積厚報豈吝。
    毫眉兩山尊,照眼雙璧潤。
    袞袞生公侯,世佩斯文印。
    譬之水盈科,吾方見其進。

    49 《又上座主李左史八十韻》 宋·程公許

    江路三年別,心旌萬里搖。
    登龍空有夢,蟄蟻困無聊。
    側聽除書峻,深期廟論調。
    方看儀玉筍,胡遽理蓀橈。

    50 《送黃東起西上》 宋·王邁

    我友君居德行科,見君覺我汗顏多。
    筆端有韻珠盈唾,胸次無塵玉不磨。
    好去腰斤高斫桂,向來傳缽有持荷。
    廣寒管領群仙到,為我殷勤謝月娥。

    51 《賀工思表兄西上》 宋·王邁

    誰言場似樗似蒲,好手居然不解輸。
    疊彩三巡皆得注,結場一擲定成盧。
    月評須應狀元識,風義新添家慶圖。
    科第假途余事耳,方來宇宙要人扶。

    52 《書與士瞻上人十首》 宋·仇遠

    野鶴清高六翮輕,孤云萬里去冥冥。
    漢科合應茂才選,唐士曾書遺教經。
    好趁江南諸老在,盡看薊北眾山青。
    錦衣歸日春風滿,期醉沙堤雙玉瓶。

    53 《顏伯溫生日席上口占》 宋·陳藻

    今日開筵賀始生,來年今日辦西行。
    后年壁掛登科記,今日人看指姓名。

    54 《陳勤之兄弟同登秀科俱宰江東大邑》 宋·宋庠

    上林春色老朱櫻,誰見聯科紀佛名。
    睢苑妍辭俱右席,太丘遺業肯慚卿。
    離歌坐寫塤箎恨,邑政行聞魯衛聲。
    使橐盡堪傳尺素,雙函同慰一搖旌。

    55 《淳熙乙未登科是夏再中教官得綠紹興府教授秋》 宋·項安世

    雪中草草漫裁詩,沂國平生已可知。
    今日功名付家婿,百花頭上更何疑。

    56 《莊器之賢能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 宋·張镃

    吾亦愛吾廬,試聽談向背。
    維南匯平湖,浙水實分派。
    兩峰屹三塔,形勢遠襟帶。
    城中那有此,到處憐湫隘。

    57 《十九日恩榮宴席上作》 明·李東陽

    隊舞花簪送酒頻,清朝盛事及嘉辰。
    星辰晝下尚書履,風日晴宜進士巾。
    圍撤漢科三日戰,苑看唐樹九回春。
    丹心未老將頭白,猶是當年獻策身。

    58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斯人近云亡,華算八十四。
    登堂拜畫像,衣冠昂古制。
    有子身不死,科名今九世。
    焉知三家村,乃見萬乘器。

    59 《贈筆工馮應科》 宋·方回

    世言善書不擇筆,此物豈可不精擇。
    空弓難責養由射,快劍始堪孟賁擊。
    多錢而賈長袖舞,工良器利貴相得。
    文房四寶擬四賢,最不易致管城伯。

    60 《贈筆上》 宋·顧逢

    科場久廢不曾開,一掃千軍謾有才。
    今日毛錐無用處,功名不自此中來。

    * 關于上科的詩詞 描寫上科的詩詞 帶有上科的詩詞 包含上科的古詩詞(4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