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上毫的詩詞(710首)

    421 《送丁卿季吏部赴召》 宋·楊萬里

    吾州史君五十年,不曾召節來日邊。
    老夫送人作太守,不曾送人上九天。
    玉皇去年選丁寬,遣求螺浦蘇煢鱞。
    玉皇今年喚渠還,州民遮道不得前。

    422 《覽鏡見須髯消落為之流涕》 宋·文天祥

    萬里飄零一毫,滿前風影恨滔滔。
    淚如杜宇喉中血,須似蘇郎節上旄。
    今日形骸遲一死,向來事業竟徒勞。
    青山是我安魂處,清夢時時賦大刀。

    423 《題北郭巨然山水》 宋·宋祁

    鈿點峰頭矗太虛,遠帆遙岸水平鋪。
    不知真到云波上,得似工毫可愛無。

    424 《有所嘆五首》 宋·張耒

    饑兒無食偷鄰桑,主人殺兒尸道傍。
    母兄知兒死不直,行哭吞聲空嘆息。
    生重于桑亦易明。
    何為以身邀所輕。
    沒身毫厘易其死,世上誰非竊桑子。

    425 《寄陳器之》 宋·張耒

    昨者見君才頃刻,滿馬塵埃面黧黑。
    自言別家春欲闌,歸意如飛留不得。
    玉鞭揮折手成胝,一日到家馳四驛。
    今朝得書一何喜,酌酒烹雞稅征軛。

    426 《題綠野亭》 宋·張耒

    渺渺孤亭滄海東,天連平野四無窮。
    可須戶牖毫端上,自攬山河眼界中。

    427 《次韻雨絲云鶴二首》 宋·黃庭堅

    幾片云如薛公鶴,精神態度不曾齊。
    安知隴鳥樊籠密,便覺南鵬羽翼低。
    風散又成千里去,夜寒應上九天棲。
    坐來改變如蒼狗,試欲揮毫意自迷。

    428 《和孫公善李仲同金櫻餌唱酬二首》 宋·黃庭堅

    假守富春公,秋毫聽民詞。
    夙夜臨公廳,歸臥酸體肢。
    李侯來饋藥,期以十日知。
    深中護靈根,金鏁祕玉(上竹下氏)。

    429 《贈送張叔和》 宋·黃庭堅

    張侯溫如鄒子律,能令陰谷黍生春。
    有齊先君之季女,十年擇對無可人。
    箕帚掃公堂上塵,家風孝友故相親。
    廟中時薦南澗蘋,兒女衣袴得補紉。

    430 《雙井茶送子瞻》 宋·黃庭堅

    人間風日不到處,天上玉堂森寶書。
    想見東坡舊居士,揮毫百斛瀉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霏霏雪不如。
    為君喚起黃州夢,獨載扁舟向五湖。

    431 《別蔣穎叔》 宋·黃庭堅

    金城千里要人豪,理君亂絲須孟勞。
    文星合在天東壁,清都紫微醉云璈。
    荊溪居士傲軒冕,胸吞云夢如秋毫。
    三品衣魚人仰首,不見全牛可下刀。

    432 《次前韻謝與迪惠所作竹五幅》 宋·黃庭堅

    吾宗墨修竹,心手不自知。
    天公造化爐,攬取如拾遺。
    風雪煙霧雨,榮悴各一時。
    此物抱晚節,君又潤色之。

    433 《曉賢師續佛壽頌》 宋·黃庭堅

    養子續佛壽,非為養色身。
    捧打石師子,只要實頭人。
    出家無正因,不得正命食。
    是真出家兒,不費秋毫力。
    講得天雨花,說得石點頭。
    人人是檀越,負命者上鉤。

    434 《觀崇德墨竹歌》 宋·黃庭堅

    夜來北風元自小,何事吹折青瑯玕。
    數枝灑落高堂上,敗葉蕭蕭煙景寒。
    乃是神工妙手欲自試,襲取天巧不作難。
    行看嘆息手摩拂,落勢夭矯墨未乾。

    435 《次韻章禹直開元寺觀畫壁兼簡李德素》 宋·黃庭堅

    丹青古藏壁,風雨飽侵食。
    拂塵開藻鑒,志士淚沾臆。
    靈山遠飛來,不可以智測。
    龍神湛回向,擁衛立劍戟。

    436 《二月二日曉夢會于廬陵西齋作寄陳適用》 宋·黃庭堅

    燕寢著爐香,愔愔閑窗闥。
    夢到郡城東,笑談西齋月。
    行樂未渠央,苦遭晴鳩聒。
    江郡梅李白,士女嬉城闕。

    437 《思親汝州作》 宋·黃庭堅

    歲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報官移。
    五更歸夢三百里,一日思親十二時。
    車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秋毫得失關何事,總為平安書到遲。

    438 《謝興宗惠草蟲扇》 宋·司馬光

    吳僧畫圍扇,點綴成微蟲。
    秋毫宛皆具,獨竊天地功。
    細者及蛛蝥,大者纏阜螽。
    枯枝擁寒蜩,黃蕊黏飛蜂。

    439 《和之美二貧詩》 宋·司馬光

    君子尚仁義,寶用為身資。
    其人茍不賢,富饒亦胡為。
    所以回憲徒,不厭糠與藜。
    當時萬金產,令名傳有誰。

    440 《送李汝臣同年謫官導江主簿》 宋·司馬光

    得喪互循環,古今昧終始。
    百歲落其間,僅與毫芒似。
    所以達人心,身外不復紀。
    愁來若亂絲,疏解當以理。

    * 關于上毫的詩詞 描寫上毫的詩詞 帶有上毫的詩詞 包含上毫的古詩詞(7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