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上林端的詩詞(354首)

    121 《挽林煥章二首》 宋·劉克莊

    昔在端平際,臨朝想老成。
    但聞轅固召,不見伏生行。
    霜柏無寒暑,朝華有悴榮。
    由來天所靳,上壽與高名。

    122 《馮氏道中早行》 宋·文同

    畏暑事晨役,高原動征羈。
    遙遙歷廣博,浩浩長風吹。
    疏星才出沒,河漢西南垂。
    林端啟明上,飛光發丹曦。

    123 《晴步西園》 宋·文同

    急雨正新霽,林端明晚霞。
    松亭臨曠絕,竹徑入欹斜。
    花落留深草,泉生上淺沙。
    稚圭貧亦樂,一部奏池蛙。

    124 《和仲蒙石龍渦》 宋·文同

    群岡壓涇湄,于此聚眾首。
    其間石屋露,遠視若呀口。
    林端躡絙上,卻入勢愈斗。
    圍空豎古壁,闊可百人受。

    125 《和黃幾叔墨梅二絕》 宋·洪咨夔

    六月夜窗留取看,霜風蕭颯墮林端。
    問渠底事青青晚,恥上尋常桃李盤。

    126 《碧峰亭》 宋·蔡襄

    虛亭城西隅,開檻俯臨北。
    青山正相同,萬狀呈峭格。
    落日涵紫翠,深春變顏色。
    云石抱幽致,猿鳥自娛適。

    127 《九日侍宴樂游苑詩》 南北朝·沈約

    憑玉宅海。
    端扆御天。
    止流飛壑。
    靜震騰川。

    128 《鹿鳴宴》 宋·韓元吉

    金殿春風策雋賢,上林孤矢更爭先。
    不辭老懦聊推轂,要見飛騰總著鞭。
    勛業肇端登鳳沼,詞章接武侍甘泉。
    明年貢籍還增倍,定作東州盛事傳。

    129 《鄭同夫餞別圖詩》 明·劉基

    江上潮始白,林端霞半紫。
    微風揚歸帆,紅葉映行子。
    芳醪恥金樽,清歌猶在耳。
    馬鳴不見人,愁來若流水。

    130 《晨詣祥符寺》 明·劉基

    上馬雞始鳴,入寺鐘未歇。
    草際起微風,林端淡斜月。
    僧房湛幽寂,假寐待明發。
    松徑斷無人,經聲在清樾。

    131 《聯句》 宋·韓維

    古木含清吹,池上增晚涼。
    余懷本達曠,聯此傲義皇。
    孤鷗可與狎,幽岸足以觴。
    幸有彭澤酒,便同永嘉堂。

    132 《同德麟諸公觀秋風閣自賦詩臺乘月泛江》 宋·李廌

    虛閣凌縹緲,危臺俯湠漫。
    憑檻眺落景,倚柱送歸翰。
    空蒙暝色合,戃怳天宇寬。
    皎皎明月上,炯炯青林端。

    133 《和仁仲過濱江》 宋·胡寅

    溈山未暇往,石磴上雪端。
    初識清修路,遙憐菡萏寒。
    野寬耕僅有,民殄政猶殘。
    總使林泉穩,那能寢飯安。

    134 《謝馮濟遠惠端硯》 宋·李石

    學道本屢空,所積豈為貧。
    我生無長物,有輒恐累身。
    挾塊公子伯,陶土帝者仁。
    可惜水玉姿,下與瓦礫親。

    135 《賦趙有翼仇池石次正卿用蘇翰林韻》 宋·曾協

    貪夫居奇貨,什襲藏結綠。
    寧知十五城,不救卞和足。
    豈如嗜石人,丘壑在胸腹。
    不知連城價,但賞數峰蹙。

    136 《六月十六夜觀月翌早紀所見成長謠》 宋·樓鑰

    海云涌立雙鐵出,明月正在山中間。
    初疑渼陂藍田出水面,又似長風吹度玉門關。
    須臾云過月愈上,太虛點綴從飛翻。
    白衣蒼狗不足究,千變萬態俱可觀。

    137 《送制帥林和叔歸》 宋·樓鑰

    使君一何清,鶴骨天與瘦。
    少年場屋聲,六藝飽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茍。
    立朝凜大節,論事幾及霤。

    138 《壽湖南汪倉十首》 宋·廖行之

    三年弱羽自清陰,行借高風入上林。
    猶向齊庭一伸喙,此鳴端亦為知音。

    139 《歸途馬上二首》 宋·趙蕃

    兀兀真成去,悠悠莫自嫌。
    陽光施德惠,風力霽威嚴。
    不待投醪賜,端同挾纊兼。
    山林從爾老,歲月豈余淹。

    140 《與契兄》 宋·趙蕃

    因懷碧云友,發興青林端。
    要盡深幽趣,渾忘下上難。
    泉聲流咽絕,松韻響高寒。
    久作廬山別,疑從夢境看。

    * 關于上林端的詩詞 描寫上林端的詩詞 帶有上林端的詩詞 包含上林端的古詩詞(3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