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上指的詩詞(1860首)

    141 《塞上曲》 明·顧彧

    燕山蒼蒼塞土紫,雪花如沙月如水。
    穹廬酒暖貂裘濕,匈奴角聲全部起。
    將軍彎弓發指冠,指墮馬猬心不寒。
    士卒并持蘇武節,酋魁莫作李陵看。

    142 《上元十三夜》 明·劉英

    近喜元宵雪更晴,千門翠竹結高棚。
    珠簾半卷將團月,玉指初調未合笙。
    新放華燈連九陌,舊傳金鑰啟重城。
    少年結伴嬉游去,遮莫雞聲下五更。

    143 《上巳侍王駕登五龍山應教》 明·明保定王

    鸞輅乘春攬物華,翩翩千騎擁朝霞。
    翠陰不斷松開幕,香靄平分樹吐花。
    地主龍君迎羽蓋,山靈玉女獻胡麻。
    憑高指顧提封遍,睿藻千年壯帝家。

    144 《林泉怡性歌為東暉上人作》 明·香嚴和尚

    伽黎分付參玄人,水邊林下頤天真。
    須就松間結茅屋,竟無閑事勞精神。
    碧草蒼苔凈如洗,卻教何處飛紅塵。
    占得白云萬余畝,山猿野鳥來相親。

    145 《送徑山隆上主回吳中》 明·云峰住公

    海內車書喜混同,飛云流水逐行蹤。
    秋風遍乞王城飯,夜月長聽官寺鐘。
    物外閑情憐淡泊,燈前軟語話從容。
    明朝棹指吳天杳,矯首東南送斷鴻。

    146 《集孫指揮宅》 明·張獻翼

    入林欣把臂,蕭散欲飛翻。
    酒亦將軍令,花仍處士村。
    清香浮畫戟,殘月上營門。
    無敵夸詩思,長城在五言。

    147 《九日舟中望見有美堂上魯少卿飲處以詩戲之》 宋·蘇軾

    指點云間數點紅,笙歌正擁紫髯翁。
    誰知愛酒龍山客,卻在漁舟一葉中。
    西閣珠簾卷落暉,水沉煙斷佩聲微。
    遙知通德凄涼甚,擁髻無言怨未歸。

    148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韻二首》 宋·蘇軾

    蘭菊有生意,微陽回寸根。
    方憂集暮雪,復喜迎朝暾。
    憶我故居室,浮光動南軒。
    松竹半傾瀉,未數葵與萱。

    149 《過濰州驛,見蔡君謨題詩壁上云:「綽約新嬌》 宋·蘇軾

    長垂玉箸殘妝臉,肯為金釵露指尖。
    萬斛閑愁何日盡,一分真態更難添。

    150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韻二首》 宋·蘇軾

    鉛膏染髭須,旋露霜雪根。
    不如閉目坐,丹府夜自暾。
    誰知憂患中,方寸寓義軒。
    大雪從壓屋,我非兒女萱。

    151 《合浦愈上人以詩名嶺外將訪道南岳留詩壁上云》 宋·蘇軾

    孤云出岫豈求伴,錫杖凌空自要飛。
    為問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壯幾年歸。

    152 《次韻劉景文路分上元》 宋·蘇軾

    華燈閟艱歲,冷月掛空府。
    三吳重時節,九陌自歌舞。
    云從月幾望,遂至一百五。
    嘉辰可屈指,樂事相繼武。

    153 《日出堂上飲》 宋·王安石

    日出堂上飲,日西未云休。
    主人笑而歌,客子嘆以愀。
    指此堂上柱,始生在巖幽。
    雨露飽所滋,凌云亦千秋。

    154 《湖北上吳勝之運使有感而言非詩也》 宋·戴復古

    蒼生積釁久,天欲盡殺之。
    干戈殺不盡,繼以大旱饑。
    田野委餓莩,道路紛流離。
    眾人識天意,不敢加扶持。

    155 《光福塘上》 宋·范成大

    指點炊煙隔莽蒼,午餐應可寄前莊。
    雞聲人語小家樂,木葉草花深巷香。
    春去已空衣尚絮,雨來何晚稻初芒。
    祗今農事村村急,第一先陂貯水塘。

    156 《寄上鄙句之明日,舟次梅口,南枝已有春意,》 宋·范成大

    晏溫解船去,暮夜檥船歇。
    橫斜隘梅村,玉蓓粲將發。
    城中三輔豪,指日承明謁。
    高懷妙康濟,未試君前笏。
    周南又小春,微溫入花骨。
    我瞻浮丘亭,山高璇柄沒。
    飛鳥正飄蕩,空繞南枝月。

    157 《哨遍·池上主人》 宋·辛棄疾

    池上主人,人適忘魚,魚適還忘水。
    洋洋乎,翠藻青萍里。
    想魚兮、無便於此。
    嘗試思,莊周正談兩事。

    158 《泛舟武夷九曲溪至六曲或云灘急難上遂回》 宋·陸游

    一葉凌風入硤來,山童指點幾崔嵬。
    急流勇退平生意,正要船從半道回。

    159 《合江夜宴歸馬上作》 宋·陸游

    零露中宵濕綠苔,江郊縱飲亦荒哉!引杯快似黃河瀉,落筆聲如白雨來。
    纖指醉聽箏柱促,長檠時看燭花摧。
    頭顱自揣應虛死,馬上長歌寄此哀。

    160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楊萬里

    草藉輪蹄翠織成,花圍巷陌錦韙屏。
    早來指點游人處,今在游人行處行。

    * 關于上指的詩詞 描寫上指的詩詞 帶有上指的詩詞 包含上指的古詩詞(18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