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上山的詩詞(647首)

    541 《送枯崖悟上人省覲三山》 宋·蒲壽宬

    遍踏長松影,行吟入畫屏。
    秋江一葉渡,落日數峰青。
    白發干新夢,黃花制晚齡。
    片云何日會,重約在林扃。

    542 《送林城山歸上饒》 宋·蒲壽宬

    平生喜誦城山句,一誦千回起狂慕。
    夢魂夜夜峨眉巔,峨眉只在家西住。
    照人樓蜃噓青紅,落筆天昆走云霧。
    冥搜古髓生潤芳,坐演正聲入韶濩。

    543 《寄徑山書記悟上人》 宋·蒲壽宬

    人間傳妙語,塵外更深藏。
    寢食因吟廢,形骸欲坐忘。
    瘦林秋見鶴,斷磬夜聞螀。
    出定生幽思,窗虛月在廊。

    544 《招枯崖悟上人住山》 宋·蒲壽宬

    山僧如病鶴,意氣獨離群。
    思共孤峰月,閒分半榻云。
    井華晨起汲,瀑布夜深聞。
    相向無言說,窗間草木欣。

    545 《甲午孟夏祝公輔道過山中遂偕如上饒赴孟史君》 宋·黎廷瑞

    南山有田不歸種,大瓠濩落無所用。
    遂令沉沉走長江,萬里艱危憶君共。
    嘗疑公佩延平劍,引得九淵龍子閧。
    雁汊渡頭鏖北風,真是脫身人鮓甕。

    546 《德興葉志道字士心葬母于銀山丹井之上作丹泉》 宋·仇遠

    葛公學仙丹有泉,葉公藏母丹泉邊。
    泉流虢虢亂石底,丹光炯炯長松巔。
    陟彼屺兮瞻望母,麻衣土枕常廬墓。
    難將寸草報春暉,只覺焄蒿泣秋露。

    547 《山寺雪行圖送遠上人歸》 宋·仇遠

    萬壑千林鎖暮寒,瘦驢踏雪入禪關。
    流澌滿澗泥橋滑,少待春晴卻出山。

    548 《暑中訪平山坦上人》 宋·董嗣杲

    遙遙殊積入山心,勇涉湖西且解襟。
    當暑行松探古跡,追涼踏蘚入晴林。
    信知凈境無三伏,猶幸慳囊有幾金。
    白酒青衣隨所遇,此來只為此僧尋。

    549 《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 宋·董嗣杲

    空云駕我登天池,江山秋渺無津涯。
    涉溪驀棧借杖藜,光景體認裁詩。
    崢嶸寺門窩風低,塔鈴喧風際天吹。
    方丈軒檻供毗尼,老僧喜氣揚須眉。

    550 《舟上望九華山》 宋·董嗣杲

    雪殘半積陽山磯,大江云涌濤頭飛。
    九峰不受夕暉掩,杜牧一亭空翠微。

    551 《再逢黃山磯上老叟》 宋·董嗣杲

    過此未幾還問歸,歸時又眺黃山磯。
    不如磯上釣魚父,雪霽扶藜行夕暉。

    552 《江月晃重山 辛丑上元前一夕,積雪試晴,頓》 元·邵亨貞

    ,慨然感興,以此寫之梅萼香融霽雪,檐牙暖溜懸冰。
    出林幽鳥動春聲。
    元宵近,愁里夢還驚。
    村巷依然素月,寒窗只是青燈。
    難尋遺老問承平。
    南朝事,千古獨傷

    553 《小重山·世上人人做有為》 元·王哲

    世上人人做有為。
    榮華并富貴,*能為。
    錦衣肉飯斗多為。
    饒君會,一品又奚為。
    王哲不施為。
    麻衫兼紙襖,自堪為。
    隨緣糲食日常為。
    唯長久,真外認無為。

    554 《清明抵西山上冢》 近代·陳三立

    阻兵臥疾負歸期,扶策今為上冢兒。
    一徑余花初脫雨,三年枯淚尚留碑。
    云風摩蕩懸靈境,巖壑低昂擁故姿。
    癡對松林侵豎子,棲鴉啼失夕陽枝。

    555 《浦上木芙蓉盛開約黃鶴山人共觀》 明·袁凱

    江浦芙蓉色正深,清霜點染更沉沉。
    孤舟向日曾親見,短褐于今欲遠尋。
    已擬攜樽同野客,不妨展席對沙禽。
    明年臂痛應全愈,移遍東園野木陰。

    556 《上東山墳寄敬之弟》 宋·陳藻

    東山零落古三丘,力薄那能抑得周。
    賴有阿連沾寸祿,我慚到老一來休。

    557 《題石壁山紹上人觀風亭》 宋·釋智圓

    界江千萬山,石壁惟清幽。
    中有忘機人,超然樂巖丘。
    創亭號觀風,嘉景自成收。
    群峰呈晚碧,長溪瀉寒流。

    558 《送夤上人歸道場山》 宋·釋智圓

    行行攜錫別,幽景到山分。
    殘雪經春在,疏鐘度水聞。
    松深生晚吹,潭靜照閑云。
    巖閣重開講,清香入夜焚。

    559 《酬仁上人望湖山見寄次韻》 宋·釋智圓

    平波映危碧,清景異塵中。
    雪霽寒侵郭,秋澄冷照空。
    眠云徒自樂,浮棹約誰同。
    幽趣何人識,搜吟愧遠公。

    560 《海上五山歌》 宋·釋智圓

    五山峨峨聳海心,海波上下隨升沉。
    群仙同往訴天帝,巨鰲十五受天製。
    一一巨鰲戴一山,一交三萬六千歲。
    無何龍伯釣六鰲,兩山從此溺波濤。

    * 關于上山的詩詞 描寫上山的詩詞 帶有上山的詩詞 包含上山的古詩詞(6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