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上人的詩詞(2391首)
781
《依韻和守賢上人晚秋書事》 宋·梅堯臣
秋霧郁不開,曚曨夾溪樹。
深枝尚宿禽,寒葉時驚露。
我居溪之陰,早景誠所慕。
開溪吐初陽,獨吟神與晤。
豈意方袍人,而懷此焉趣。
忽枉瓊玖章,無慚惠休句。
782
《送回上人》 宋·梅堯臣
云出任西東,飄然意莫窮。
山川生眼界,巾舄遍區中。
去去曾無著,勞勞本是空。
梅溪人可見,重爾似泓公。
783
《省符上人》 宋·梅堯臣
春秋一萬八千字,不問吳人楚人事。
佛衣儒談世已罕,節行又與其徒異。
往來楊州三十年,曾見華堂荊棘地。
獨聞依舊坐焚香,尚把殘編討遺意。
786
《贈朗上人》 宋·王禹偁
凈邠霜髭展舊真,自疑容貌是前身。
僧中獨守三千戒,詩里閑銷七十春。
僻寺蘚深人少到,故山云好夢歸頻。
禪齋近日誰還往,祗有西垣放逐臣。
787
《宿囊山懷洪岳二上人》 宋·劉克莊
憶在山中識二僧,一亡一已拂衣行。
壁間笠徒名藍掛,寺外松過壽塔生。
隴月定知今夕恨,澗泉猶咽舊時聲。
隔房侍者皆新剃,不似閑人卻有情。
788
《題倪上人詩卷》 宋·劉克莊
故交歲晚各西東,解后斯人慰老窮。
莫把冠巾浼澄觀,更添須發惱林公。
強牽謝客為禪客,閑伴涪翁作釣翁。
行矣余方有公事,異時儻肯訪山中。
790
《贈貴上人》 宋·劉克莊
貴公葬法妙蓍龜,眼力尤高異管窺。
先世曾從牧堂學,前身疑是涅槃師。
服寒食散方誰驗,營土饅頭計已遲。
我卜寢丘將斬草,重來莫負老人期。
791
《贈音上人》 宋·劉克莊
脫白披緇跡涉奇,傍人能說舉幡時。
禪家合掌來參請,烏寺搖頭不住持。
喜舍未逢大檀越,實封輸與小沙彌。
是凡是圣都休問,且為渠看一袖詩。
792
《贈空上人》 宋·曾幾
我搴空門秀,得之古疏山。
斯人器玉壺,中有寶月寒。
四壁澹相對,安身一蒲團。
玲瓏六窗靜,竟日心猿閒。
794
《懷文雅儼上人》 宋·蔡襄
填填車馬走沙塵,中有伊人離俗氛。
千里不逢京下信,五年虛斷海邊魂。
何窮世事秋林葉,自在心靈晚岫云。
聞道西堂今粹隱,暮鐘朝磬欲何云。
795
《送勤上人歸吳中》 宋·蔡襄
吳江水好吳岫靈,吳人皙白神氣清。
當須比屋皆佳器,奈何儻有名公卿。
究觀是事見藏伏,例學浮圖超死生,遂令才智蓄利澤,若曰不下沾四瀛。
797
《還圓益上人詩卷》 宋·邵雍
瓶錫相從更一巾,一巾曾拂十州塵。
心通佛性久無礙,口道儒言殊不陳。
吳越江山前日事,伊嵩風月此時身。
閑行坐閑松陰下,應恃眼明長笑人。
798
《贈禧上人》 宋·毛滂
此寺昔荒寒,蠹黑相撐支。
世尊窘風雨,鐘磬出茅茨。
吾祖過而慨,開橐為營之。
一理黃金宮,突兀清江湄。
800
《廉上人歸天臺》 宋·楊億
舊住赤城華頂峰,桂巖芝崦白云重。
彌天曾共習鑿齒,人洛因尋陸士龍。
寒燭伴吟經臘雪,雨花開講過晨鐘。
浮漚一念歸心起,本寺房前見偃松。
* 關于上人的詩詞 描寫上人的詩詞 帶有上人的詩詞 包含上人的古詩詞(239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