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馬西郊踏曉光,城隅一徑繞羊腸。泉流帶雪添膏脈,山色逢春變郁蒼。云外樓臺晴掛影,風前松檜遠飄香。仁祠久禱蒙嘉應,預慶農疇歲襲祥。
一枰局上無多岐,世人到此懷自疑。方圓動靜曾未識,生死眼前那得知。長頭道士年十三,眼如巖電光爛爛。已將雙腳落城市,猶自面目藏煙嵐。
本落亭皋遠思,疏簾清簟棋聲。閉門十日知否,風月愁人敗盟。
舊傳傳箭聊城,海內群工舊名。況有文章老伴,朱顏碧落仙卿。
惆悵休尋舊事,酣歌且數前山。待君蒼蘚重拂,相逐寧率興闌。
寂寞蓮塘七百秋,溪云庭月兩悠悠。我來欲問林間道,萬疊松聲自唱酬。
百年陳跡水溶溶,尚憶高人寄此中。晉代衣冠誰復在,虎溪長有白蓮風。
碧眼龐眉老比丘,云根高臥語難酬。蕭然丈室無人間,一炷爐峰頂上浮。
荊吳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車鹿自隨。解轡定應春盡日,及歸宜待鶴來時。圣賢莫負樽中淥,日月長為物外遲。若過匡廬訪真隱。臥龍庵下有期頤。
清明時候雨初足,白花滿山明似玉。十里春風睡眼中,小桃飄盡馀新綠。
征鞍初自富沙還,亂葉殷紅點碧山。客里黃花驚度節,鏡中白發巧摧顏。三休磴道惟頻嘆,一飯茆檐得暫閑。為想成均新榜帖,阿奴才力勝黃間。
圓嶠方壺共五山,上隨潮往下隨還。二山流落初何在,新喜歸吾幾案間。
初得兩山排闥來,滿期實兀老相陪。忽如雙劍擅飛去,疑是六丁爭取回。
長料負山人不多,眼中今失兩嵯峨。非渠偶有夸娥力,如我太行王屋何。
浙峰既有飛來者,菱石能無取去人。來去儻然均一理,歐公何苦把眉顰。
君今得我玉嶙峋,附搭東艘過七閩。且試挾山超海手,休為負石蹈河人。
忘家未足更忘形,散客孤云跡不停。三楚江山心未飽,七閩泉石眼初醒。
孟陽風月小彌明,猶子于今有典刑。已得旌陽傳道妙,猶從彭澤乞詩靈。
客里相逢天一涯,吾歸未得羨君回。閩山荔子量分去,庾嶺梅花剩寄來。
宦游佳處是零陵,廩稍優饒水石清。心不思歸歸不樂,汝休強勸拂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