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擇師友,所至多朋儔。道義自然合,如以膠漆投。一官既已得,勢利尋戈矛。向者市道交,日親成日讎。
祖風文采秀儒林,父德幽遐玉有音。廷尉何妨謝諸客,鴟夷還復致千金。門前輿馬多英貴,架上圖書浩古今。欲識遺芳傳不朽,伯喈文字在球琳。
萬山深處得重來,天目晴云未放開。盡喜山田秧{左禾右罷}稏,那愁石徑濕莓苔。鐵冠道士今安在,玉局仙翁去不回。唯有洞中龍應禱,果能因旱起風雷。
故家人物久荒涼,政為詩書種不長。邂逅得兄真大雅,浮湛如弟漫斯狂。平反已與于張輩,文力更居崔蔡行。以薦陟官雖足喜,奈何涂轍僅尋常。
學詩將老竟無奇,猶有求交氣未移。臭味只知論翰墨,情親元乃與壎篪。見來草草都能幾,別去悠悠孰慰思。衢信兩邦聞擊柝,叩門他日得追隨。
不但言歸自乞歸,使家幕府兩相違。換官雖用朝廷法,竊議難逃世俗譏。適我慍于心悄悄,送君往矣柳依依。若見河南應枉問,為將前牘叩天扉。
去年已負海棠期,今歲還當臥病時。造物小兒應見相,恐余無此看花時。
四海知名蜀海棠,是邦元與蜀同方。少陵當日猶無語,而我何人敢漫狂。
二月已盡三月來,計君行日已相催。奈何病著不能往,豈但看花仍把杯。
昔在方齋老,南游為我言。廬陵得佳士,康樂有賢孫。許可渠不易,殷勤相與論。元賓雖已矣,所與見如存。
我有江西役,清江公所鄉。放舟頻下上,欲見苦參商。扁榜書皆到,流傳句必香。何當仍大嚼,鼎味也先嘗。
活法公家論,東萊蓋有承。先生真伯仲,小子愧云仍。昧昧鼠為璞,紛紛蟲語冰。今朝方見佛,平日謾依僧。
為我歸途怯晚風,解袍添我意何窮。念君夜度青松嶺,亦恐寒侵氣體中。
故山朱果恰離離,翠竹青蒲護眾菲。夢里不知身造闕,閒隨白鶴照江衣。
鬢邊憂緒已千端,誰喚扁舟下濮干。落日明舡劍如電,勇心觸撥到樓蘭。
蓬窗暑雨氣低垂,不記龍舟競渡期。詩卷打門驚節序,滿盤角黍正累累。
駕言南東畝,捷出西北隅。資陽有八士,持謁要諸涂。須臾平泉道,衣冠被林廬。問我來何方,過我不適予。
與君一再會岷山,共把匏尊中圣賢。強說市朝為大隱,何如山澤友臞仙。空中皓月參心地,海面浮漚悟世緣。安得一龕時晤語,笑披云霧豁青天。
尺書覼縷寫衷誠,大面山前兩日程。黃獨潤含巖谷味,清詩吟作澗泉聲。灰心久已安枯寂,月指何勞借發明。更與草庵求扁榜,太虛底處強安名。
三復君詩想洛陽,令人憤極意飛揚。鼎湖知有威靈在,魏闕欣聞孝里彰。一念變遷無量劫,寸心寂照大圓光。君能勘破皆泡幻,長與喬松燕玉米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