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登極數袁,平園冊后尾聯。已矣諸老絕筆,勉哉吾子著鞭。
背傴水牛泅磵,發白冰蠶吐絲。貌丑似猴行者,詩瘦于鶴何師。
天上映藜已懶,霧中看花不真。顧我七十馀老,見公三兩分人。
蚊睫僾然不見,蠅頭老矣停披。盲左邱明作傳,瞎張太祝工詩。
御堦人看放班回,誰記乾淳舊事哉。進卷已嘗觀所主,聞弦上欲老其才。割雞必待民謠著,峨豸多由縣譜來。莫道勝流俱不屑,艾軒做了到誠齋。
昏昏默默嗟衰朽,白白紅紅憶盛強。自古人惟稱單父,至今我尚愛桐鄉。刈時留取葵根在,拔處無令薤本傷。邑有澹臺輩流否,不妨迎致向琴堂。
吾觀明府毫端妙,傳得尊公肘后方。番俗尚歌漢東柳,莆人不剪召南棠。威驅未若心懷惠,內荏徒然外抑強。想見江鄉與閩嶠,家家各炷一爐香。
與人尤嚴師友,名世不在文章。既是來從顏巷,如何去傍劉墻。
清漳古佛竺國,尚書令魯郡公。始信十年夜讀,不如明月春風。
昔有華陽真逸,今惟員嶠老仙。懸弧小余□歲,拈花先我兩年。
小雅衰周所作,二南治世之音。子虛失之夸大,太玄文以艱深。
論篤惟昌黎伯,史法止太史公。誰云孔墨道二,但見聃非傳同。
若稽古至三萬,道德經亦五千。俗學見皮膚止,圣處非口耳傳。
蛾眉已被生前妒,魚腹猶遭死后誣。把似與龍爭角黍,何如隨俗飲菖蒲。
田翁有酒邀村飲,地主存羊餉節儀。不喜人題木居士,何曾鬼怕艾天師。
枝上絳英吹欲盡,鏡中素發摘來稀。今年過了菖蒲節,猶就香篝著裌衣。
綺紈貴家子,旗鼓少年場。屢舞眾人醉,鮮妝一國狂。
士女匆匆散,溪山寂寂然。龍舟閑似我,閣起向沙邊。
雜遝今觀渡,依稀昔浴沂。居人空巷出,幾個詠而歸。
謗之則喪家狗,譽之則人中龍。華發去周柱下,深衣立魯門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