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覆的詩詞(740首)

    581 《壽范漕》 宋·吳泳

    自從繡紱解麒麟,一片忠誠只為民。
    涪水竹枝秋送客,漢嘉火樹夜迎神。
    玄蜂赤螘三垂靜,白黍黃雞萬井春。
    盡使蜀人翻覆看,皇華禮樂只如新。

    582 《與鄒浩志完會於王希圣家因話毗陵事是夕輒夢》 宋·李廌

    客夢還松陵,寒江渺煙雨。
    異時醉吟地,依然記洲渚。
    三高平生歡,彷佛遞賓主。
    十年扁舟興,一夕暫容與。

    583 《送霍子侔還都》 宋·李廌

    真人造區夏,民瘼傒以蘇。
    戎衣振不格,力舉覆地盂。
    桓桓神武威,自信人未孚。
    當年群嘯聚,劍立猶稱孤。

    584 《天封觀將軍柏》 宋·李廌

    衛懿恃昌富,乘軒鶴有祿。
    貴鶴賤用民,身殘國顛覆。
    楚子惜名馬,終焉葬人腹。
    爵封東山松,侯比渭川竹。

    585 《西軒雜言》 宋·李新

    風琴牛笛難度曲,早韭晚菘誰當肉。
    筆端畫餅不得飽,汗少熬雞渾未熟。
    三年楮葉太勞力,八尺鼓圍竟空腹。
    遙遙華胄猶龍孫,皎皎白駒摯空谷。

    586 《春日同游梅花坡韻賦詩坡字》 宋·李彌遜

    春江曉鼓收更鼉,筍輿催上西城坡。
    嵩陽散人藍田吏,紫髯參軍三語羅。
    機云兄弟更奇絕,杖藜雜沓行逶迤。
    孤芳冷蕊正明媚,卻笑桃李空繁多。

    587 《大寧寺》 宋·李彌遜

    三山覆蒼鼎,一澗走青蛇。
    檀巒眾好樹,密護如來家。
    當年契禪人,虎腳穿云霞。
    真蹤不久昧,殿閣峨金沙。

    588 《凝碧晚望》 宋·李彌遜

    秋來何必送將歸,落日高臺意自悲。
    一壑未容追法漫,三鐘猶得飽支離。
    黃花對客如相笑,白發尋人似有期。
    時序不堪翻覆手,每逢佳處亦開眉。

    589 《補樂府十篇·帝高陽氏之樂歌》 宋·曹勛

    悠悠上天,罔不覆護兮。
    蕓蕓動殖,靡不康阜兮。
    三光全兮,五谷熟兮,神顧歆兮,吾人昌兮,維上帝之功兮疇依。

    590 《施磨衲與惠因長老》 宋·曹勛

    三韓山川悉漢地,其中佛法亦復然。
    王子義天不思議,剪除須發作佛事。
    東渡參問三乘法,無為分與最上乘。
    喜抱方袍入凈人,有僧蒞敬能攝受。

    591 《和路樞四首》 宋·胡寅

    圖書雖是舊生涯,翰墨那能剡國華。
    戲彩便甘甜五馬,退朝猶想覆千花。
    先民事業高三代,將圣春秋自一家。
    他日登門謝佳句,劇談當許岸烏紗。

    592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 宋·胡寅

    美祿無過酒,星泉奠兩儀。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壽祺。
    功深資藥石,力厚起疲贏。

    593 《觀柳源瀑布》 宋·胡寅

    遐歸猶勝踐,風日清廣宙。
    途巘意未闌,景絕原初副。
    回巒豁大壑,萬古貯天漏。
    無人識秋河,此地一源透。

    594 《和韓司諫叔夏樂谷五吟·布被》 宋·胡寅

    昔年司馬公,清德如伯夷。
    簞瓢不改樂,又似吾先師。
    平生一布被,天地乃吾知。
    豈比平津侯,挾詐坐受嗤。

    595 《送周元特侍郎守宣城》 宋·仲并

    西風迎公來,東風送公去。
    尚欲留朱轓,公行不可住。
    無酒對公傾,有懷為公賦。
    夫子文武資,亦復廓廟具。

    596 《代人上平江徐郎五首》 宋·曾協

    巍峨冠冕聳精神,好傍軒墀對紫宸。
    一德擬推黃帝莢,紀年還數絳人旬。
    懸知紫詔馳三節,肯使朱轓駐兩輪。
    聞說邦人稱壽處,香云低覆玉嶙峋。

    597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598 《過大信口憶西歸錄載大江渺渺忽二石山如鈦猊》 宋·李流謙

    兩山如伏猊,波面忽引首。
    江形若瓢然,此山乃其口。
    往讀西歸志,一一未深剖。
    及茲親見之,語巧極雕僂。

    599 《臘雪》 宋·李洪

    寂寞江村客,彌漫大雪天。
    愁云紛密幕,虛籟極饕顛。
    坐聽天窗落,時將書幌褰。
    胎禽羞潔白,閒客失明鮮。

    600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 關于三覆的詩詞 描寫三覆的詩詞 帶有三覆的詩詞 包含三覆的古詩詞(7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