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行的詩詞(262首)

    81 《山行見三十年前題名悵然有賦》 宋·陸游

    百年村落半丘墟,垂老經過一柅車。
    金石闕訛秦漢舊,山川勝絕晉唐余。
    醉題墨淡塵昏壁,詩社人亡淚濺裾。
    名宦半生成底事?早時恨不學犁鉏。

    82 《夜宿陽山磯將曉大雨北風甚勁俄頃行三百余里》 宋·陸游

    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
    白浪如山潑入船,家人驚怖篙師舞。
    此行十日苦滯留,我亦蘆叢厭鳴櫓。
    書生快意輕性命,十丈蒲帆百夫舉,星馳電騖三百里,坡隴聯翩雜平楚。

    83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楊萬里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
    急呼青繖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84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楊萬里

    草藉輪蹄翠織成,花圍巷陌錦韙屏。
    早來指點游人處,今在游人行處行。

    85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楊萬里

    淮山腳下大江橫,御柳梢頭絳闕明。
    覽盡山川更城郭,雨花臺上太奇生。

    86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楊萬里

    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已風光忽斬新。
    點撿一春好天色,更無兩日似今晨。

    87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楊萬里

    游人不是上墳回,便是清湍褉事來。
    最苦相逢無處避,天禧寺及雨花臺。

    88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楊萬里

    女唱兒歌去蹈青,阿婆笑語伴渠行。
    只虧郎罷優輕殺,櫑子雙檐挈酒餅。

    89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楊萬里

    粉捏孫兒活逼真,象生果子更時新。
    輸嬴一擲渾閑事,空手入城羞殺人。

    90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楊萬里

    長千橋外即烏衣,今著屠沽賣菜兒。
    晉殿吳宮猶碧草,王亭謝館盡黃鸝。

    91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楊萬里

    除卻鍾山與石城,六朝遺跡問難真。
    里名只道新名好,不道新名誤後人。

    92 《三月三日上忠襄墳,因之行散,得十絕句》 宋·楊萬里

    切忌尋春預作謀,教君行樂定成愁。
    老夫乘興翩然出,不遣風知雨覺休。

    93 《阻風,泊鍾家村·離英州已三日,才行二十里》 宋·楊萬里

    南游端為看山來,過眼勿勿首屢回。
    不是阻風船不進,何緣看盡萬崔嵬。

    94 《阻風,泊鍾家村·離英州已三日,才行二十里》 宋·楊萬里

    滿船兒女厭江行,我愛江行怕入城。
    慚愧風師教款曲,為分一舍作三程。

    95 《陳安行舍人閣學挽詞三首》 宋·楊萬里

    媯水祀百世,莆田生此公。
    賢如太丘長,忠似了齊翁。
    玉色猶山立,皇居折棟隆。
    孝宗最知巳,交臂火城紅。

    96 《陳安行舍人閣學挽詞三首》 宋·楊萬里

    循吏今為冠,高文妙草麻。
    龔黃低一著,班左共三家。
    風度春無價,身名玉絕瑕。
    可憐人士淚,滴損紫薇花。

    97 《陳安行舍人閣學挽詞三首》 宋·楊萬里

    我昔淤璧水,公時宿石渠。
    重來十鉆火,兩省共周廬。
    小語趁丹陛,嘉招煮雪蔬。
    破心搜誄些,淚落不能書。

    98 《從丁家洲避風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宋·楊萬里

    蓼岸藤灣隔盡人,大江小漢繞成輪。
    圍蔬放荻不爭地,種柳堅堤非買春。
    匏瓠放教俱上屋,漁樵相倚自成鄰。
    夜來更下西風雪,蕎麥梢頭萬玉塵。

    99 《從丁家洲避風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宋·楊萬里

    荻籬蕭灑昵來新,茅屋橫斜盡不真。
    乾地種禾那用水,濕蘆經火自成薪。
    鳥居魚笑三百里,菜把活他千萬人。
    白浪打天風動地,何曾驚著一微塵。

    100 《從丁家洲避風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宋·楊萬里

    蘆揮塵尾話清秋,柳弄腰支舞綠洲。
    引得江風顛入骨,戲拋波浪過於樓。
    十程擬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
    未到大江愁未到,大江到了更添愁。

    * 關于三行的詩詞 描寫三行的詩詞 帶有三行的詩詞 包含三行的古詩詞(2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