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瘵閉幽棲,學誦闕章句。蕩寐艷陽辰,桃柳亂紅翠。佳人移京口,調笑藹嘉會。擁醉揚輕舠,衫袂入融吹。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杖。花時臺館頗照眼,亦依蜂蝶媚尋丈。尚書禊約竟臨存,張飲聯吟付雙槳。發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古屋苔荒疾乍瘳,前村林木覺先秋。野塘日暮搘筇立,云自無依水自流。
講退時時學苦吟,人間聲利已無心。水邊占得清閑景,雨霽遙峰夜月深。
不惑年猶欠四年,道情高趣恥前賢。清風明月知多少,謾學廬山種白蓮。
平日少游思郡掾,當年鄧禹志功曹。如何一命聯州刺,更冠靈峰赑屭鰲。
詔版熏芝矞露濃,千齡華旦此親逢。平刑六百叨優秩,已愧瑯邪邴曼容。
處世儒宮井臼貧,偶懷銅刻逐觀賓。漢家衒鬻盈千數,卻用淄川牧豕人。
東坡來飯辯才師,元佑真人宥密時。生長太平經戰伐,浮沈薄宦寄喧卑。五朝遺老今誰在,萬事當時恨獨知。此世閱人如傳舍,吾人安更用名為。
銅駝陌上少年時,走馬驅車遠四畿。又見伏符明漢道,曾傷小雅詠周微。一生世路高和下,何恨人情瘠與肥。老矣胸懷百無著,自梳朝夕鬢毛稀。
茅檐桑戶落窮居,兩眼猶能讀細憶。自說此生聊爾耳,亦知余事竟何如。春云入眼元無跡,秋竹刳心久更虛。天與精神自難老,會看千歲跨龍魚。
家家秈米與香紅,客子餐腴復醉濃。但使普天無橫吏,人產何處不春風。
黃霧漫天作曉霜,征人相顧失顏行。雖然未快還鄉眼,腳底沙泥已是鄉。
四十里欄縈一線,上侵云物下驚湍。我行竹客源頭路,蜀道青天不作難。
去年雨宿嚴陵市,咫尺風煙隔上泉。今日山神方信我,不將塵土到渠邊。
千年玉水閟深林,十里重罔隔世塵。猶恨子陵饒舌在,卻當戶口告行人。
君看酒碗涴蒙泉,玉氣珠光夜索然。可使黃塵車馬客,更將此地世人傅。
直打磯頭上,橫拋江口開。水將天共去,風與浪俱來。人壓船舷正,竿牽帆索回。長年夸好手,不道客心灰。
東籬何在菊年年,菊視陶詩竟孰賢。未必緣詩花更好,花將詩與萬人傳。
霜螯風味小槽春,新樣宮衣試麯塵。一段秋光誰領此,芙蓉凡子桂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