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牙的詩詞(606首)

    41 《草三段二首》 宋·賈似道

    麻頭青項白毛丁,金翅縐縐肉帶青。
    腿腳班黃牙似炭,當場健戰眾皆驚。

    42 《頌古三十九首》 宋·釋道樞

    鐘鼓聲聲已喚齋,堂前作舞老公家。
    雖然一缽充饑困,不覺牙生滿口沙。

    43 《頌古三十九首》 宋·釋道樞

    放出金毛師子,百獸不見蹤由。
    要得爪牙全露,直須自把繩頭。

    44 《偈頌九十三首》 宋·釋梵琮

    分冬時節,一物不違。
    大家出手,各各提持。
    白糍片片打硬,山果大小隨宜。
    衲僧家,牙如劍樹,

    45 《頌古三十一首》 宋·釋玿

    投子投子,機輪無阻。
    要吞即吞,要吐即吐。
    若還{列刂換帶}齒粘牙,爭得超今邁古。

    46 《頌古五十三首》 宋·釋文禮

    強將不識鼓唇牙,胡語如何亂得華。
    若使老蕭皮有血,定應趕逐過流沙。

    47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祖欽

    油油,開口不在舌頭。
    莫莫,滋味看來太薄。
    細思量,休卜度。
    令人常憶老龍牙,手里把柄木杓。

    48 《孟能靜席上出物分韻得牙背抓花字計成贈》 宋·宋無

    天女織織罷散花,嬰兒一掌玉藏瑕。
    寒生鉤弋兩三指,春屈柔荑四五芽。
    骸垢有蒼虜起粟,臂風無力長麻。
    老夫技養煩消遺,休忤仙姑打察家。

    49 《程帥新作止戈堂索詩謹賦三首》 宋·蘇籀

    建州氓隸敢滔天,亂領妖腰伏乃愆。
    獻馘牙門森戟纛,解嚴后廡戢戈鋋。
    勞歸宣潤奇材客,勅賜番禺饋米船。
    勸課蠶桑陳俎豆,頑愚悛悟悔從前。

    50 《圍中墮馬傷足方愈牙痛累日》 宋·趙萬年

    虜騎塞東津,迍邅困此身。
    足傷方復步,牙痛又搖齦。
    忍見胡塵暗,俄驚歲事新。
    龍鐘三十九,碌碌度青春。

    51 《還自廬州呈孟祥用卿三首》 明·婁堅

    巢湖亦云險,曠焉豁心胸。
    于時雪初霽,山高玉眾巃。
    嵸山亦邐迤,拱揖互為容。
    風帆頃刻過,我目不得窮。

    52 《還自廬州呈孟祥用卿三首》 明·婁堅

    一踏江南地,歡如釋重負。
    籃輿入寒山,云物明可睹。
    蒼鱗飄修髯,蔥翠引余步。
    試問雨雪無,此中未寒沍。

    53 《書事三首》 明·陸之裘

    齊魯縱橫豺虎群,天王親拜大將軍。
    牙旂直卷狼山雪,金印還瞻鳳闕云。

    54 《北征還朝凱歌(三首)》 明·孫繼芳

    牙旗寶蓋耀星文,掎鹿牽羊總百群。
    二十四通催羯鼓,帳前稱賀大將軍。

    55 《京華秋興(三首)》 明·王鴻儒

    漭漭黃云覆白沙,鐵衣萬騎迫中牙。
    氈裘逾漠烽才息,虎帳傳餐士不嘩。
    金矢射糜寒磧遠,玉鞭盤馬夕陽斜。
    凱歌入塞期非遠,鵠望應憐百萬家。

    56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書軒》 宋·蘇軾

    雨昏石硯寒云色,風動牙簽亂葉聲。
    庭下已生書帶草,使君疑是鄭康成。

    57 《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于》 宋·蘇軾

    一徑繞山翠,縈紆去似蛇。
    忽驚溪水急,爭看洞門呀。
    滑磴攀秋蔓,飛橋踏古槎。
    三扉迎北吹,一穴向西斜。

    58 《三月二十日多葉杏盛開》 宋·蘇軾

    零露泫月蕊,溫風散晴葩。
    春工了不睡,連夜開此花。
    芳心誰剪刻,天質自清華。
    惱客香有無,弄妝影橫斜。

    59 《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 宋·蘇軾

    朔野方赤地,河堧但黃塵。
    秋霖暗豆漆,夏旱臞麥人。
    逆旅唱晨粥,行皰得時珍。
    青班照匕箸,脆響鳴牙齦。

    60 《陽關詞三首 贈張繼愿》 宋·蘇軾

    受降城下紫髯郎,戲馬臺南古戰場。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

    * 關于三牙的詩詞 描寫三牙的詩詞 帶有三牙的詩詞 包含三牙的古詩詞(6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