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湖的詩詞(308首)

    261 《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 宋·張镃

    堤樹枝條老更成,豈容他處夏陰清。
    東風不惜吹芳草,綠滿鵝兒燕子情。

    262 《鷗渚亭次韻茂洪西湖三詩》 宋·張镃

    出城猶記四年前,朝看西湖到暮煙。
    自有南湖相暖熱,可曾頻過六橋邊。

    263 《鷗渚亭次韻茂洪西湖三詩》 宋·張镃

    老了看山今益工,只憐云氣不憐峰。
    抬頭斗餉無人說,自向波心汎短篷。

    264 《鷗渚亭次韻茂洪西湖三詩》 宋·張镃

    塵土奔忙舉世人,無過白白鬢毛新。
    一般要撰眼前樂,泉石由來光較真。

    265 《初聞南湖蛙聲成三詩》 宋·張镃

    枵花楊柳傍清明,淡沲風光畫不成。
    春到此時須急賞,繞堤今夜有蛙聲。

    266 《初聞南湖蛙聲成三詩》 宋·張镃

    競喜蒿蓬月到時,莫嫌喧噪沒新奇。
    憑誰試問波神看,定誦南湖近日詩。

    267 《初聞南湖蛙聲成三詩》 宋·張镃

    皇恩汪濊及蟲魚,爾各安心大澤居。
    科斗未生休縱樂,吳儂傾聽且防渠。

    268 《三月十四夜觀月思南湖》 宋·張镃

    期會紛然不到詩,拙哉前計只心知。
    縱當吏散庭空后,爭似山行水泛時。
    柳影半籠明處路,葦聲輕窣暗邊籬。
    波神擅此三更月,定訝今宵欠笛吹。

    269 《五鼓乘風過洞庭湖日高已至廟下作詩三篇》 宋·孔武仲

    半掩船逢天淡明,飛帆已背岳陽城。
    飄然一葉乘空度,臥聽銀潢瀉月聲。

    270 《五鼓乘風過洞庭湖日高已至廟下作詩三篇》 宋·孔武仲

    北風投曉漸雄豪,椎鼓車帆十丈高。
    枕底洞庭三百里,臥聽天樂音業嘈。

    271 《五鼓乘風過洞庭湖日高已至廟下作詩三篇》 宋·孔武仲

    南津瀺灂夜風微,投曉湖靈更發機。
    想像虛空聞帝樂,逡巡波浪匝天圍。
    三湘路指平蕪轉,兩舸帆爭白鳥飛。
    卻上業祠薦牲酒,荊云隱隱尚朝暉。

    272 《東湖晚步洪恩橋海棠洞三首》 宋·陳杰

    城里北風連夜號,平湖卷綠上枯壕。
    不知江水長多少,檣尾過城三丈高。

    273 《東湖晚步洪恩橋海棠洞三首》 宋·陳杰

    雪前一枝玉出墻,獨立小橋風信香。
    爛霞晴日炙蔫錦,十里輭紅人若狂。

    274 《東湖晚步洪恩橋海棠洞三首》 宋·陳杰

    百花洲前萬柳堤,一川紅綠醉春時。
    樓臺忽斷見西爽,鶯燕正深聞子規。

    275 《承劉學錄示三山佳詠兼欲下旬仙鯉湖宿約以詩》 宋·陳宓

    誦君盈軸三山詠,喚起前回二紀游。
    老我無因重一到,時將佳句洗昏眸。

    276 《承劉學錄示三山佳詠兼欲下旬仙鯉湖宿約以詩》 宋·陳宓

    六年作意觀仙鯉,未得清閑自在身。
    近日孫歸娛膝下,擬拚三日奉高人。

    277 《承劉學錄示三山佳詠兼欲下旬仙鯉湖宿約以詩》 宋·陳宓

    秋聲又向耳邊鳴,轉眼平頭六十人。
    最是讀書難久坐,不甘空負百年身。

    278 《承劉學錄示三山佳詠兼欲下旬仙鯉湖宿約以詩》 宋·陳宓

    藤床竹簟稱羸身,獨臥空齋絕點塵。
    更有池臺堪卻暑,一生清苦愧先人。

    279 《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橋四首》 宋·方回

    北曲南歌日日新,紅妝不逐落紅春。
    網魚野老何曾覷,豈是心腸木石人。

    280 《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橋四首》 宋·方回

    正月橋西賣酒家,柳初青眼草初芽。
    重來紅紫隨風雨,猶有野田黃茶花。

    * 關于三湖的詩詞 描寫三湖的詩詞 帶有三湖的詩詞 包含三湖的古詩詞(3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