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松倒的詩詞(187首)

    81 《草堂》 唐·杜甫

    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
    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
    請陳初亂時,反復乃須臾。
    大將赴朝廷,群小起異圖。

    82 《草堂》 唐·杜甫

    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
    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
    請陳初亂時,反復乃須臾。
    大將赴朝廷,群小起異圖。

    83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 唐·元稹

    憶昔鳳翔城,齠年是事榮。
    理家煩伯舅,相宅盡吾兄。
    詩律蒙親授,朋游忝自迎。
    題頭筠管縵,教射角弓騂.

    84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
    去應緣直道,哭不為窮途。
    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

    85 《狂題十八首》 唐·司空圖

    莫恨艱危日日多,時情其奈幸門何。
    貔貅睡穩蛟龍渴,猶把燒殘朽鐵磨。
    別鶴凄涼指法存,戴逵能恥近王門。
    世間第一風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86 《蛾眉亭》 宋·白珽

    秦赭鑿填石,不受鞭箠考。
    零落楚江滸,相峙矗三島。
    穿松得細徑,據一陵二小。
    奔流浩浩來,五色爛華藻。

    87 《橫山聳翠》 宋·柳敘

    蘭陰山跨浴溪南,春破峰顏三月三。
    松柏森森翻野籟,竹梧隱隱撲晴嵐。
    高摩云漢千尋路,倒浸峰巒百尺潭。
    此外未知誰洞府,試春游騎必停驂。

    88 《題山水圖為劉廷信都憲作》 明·樊阜

    我家本在山中住,讀書慣識山中趣。
    偶落名涂塵眼昏,見山便欲還山去。
    南陽先生官態無,半醉示我云山圖。
    持向檐前再三看,青山突兀云模糊。

    89 《夢游廬山》 明·胡奎

    我有紫霞想,夢游匡廬峰。
    仙人凌絕頂,手掉金芙蓉。
    亭亭九天上,疊嶂崩騰涌波浪。
    五色云中白鹿鳴,三更海底金雞唱。

    90 《邵園行》 明·馬汝驥

    君不見漢家八葉神靈主,繼世承平身好武。
    夸胡罷獵長楊宮,廣苑還開上林土。
    上林奢麗帝城東,刺號新莊錦繡叢。
    連袤雖無百里大,嵲亦有三山崇。

    91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92 《偶然作六首》 唐·王維

    楚國有狂夫。
    茫然無心想。
    散發不冠帶。
    行歌南陌上。

    93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94 《游博羅香積寺(并引)》 宋·蘇軾

    寺去縣七里,三山犬牙,夾道皆美田,麥禾甚茂。
    寺下溪水可作碓磨,若筑塘百步閘而落之,可轉兩輪舉四杵也。
    以屬縣令林抃,使督成之。
    二年流落蛙魚鄉,朝來喜見麥吐芒。

    95 《贈倪正甫令子阿麟》 宋·楊萬里

    精神玉雪眼點漆,總角兩髦錦纏碧。
    郎君未出客已驚,隔窗讀書鸞鶴聲。
    松煙免穎小三昧,蠆尾銀鉤略無對。
    鍾王筆法老始成,阿麟今才十二齡。

    96 《游棲巖寺呈提刑學士毅夫兄》 宋·晁補之

    飛樓壓城城跨野,黃河逶迤避條華。
    城南鳥道拱高巖,入谷車箱不容馬。
    解鞍初步石苔青,細泉鳴遶竹間亭。
    肩輿直上十八折,維以采絲雙巨緪。

    97 《春日奉陪子安諸公游石門》 宋·李彌遜

    提壺喚新春,病客春思攪。
    茶甌曲肱罷。
    聯屐事幽討。
    叩門探繁香,翠蔓花尚少。

    98 《青林》 宋·樓鑰

    郡齋偶休沐,驅車出西城。
    依依山水佳,蕭蕭松柏聲。
    雪余春意動,新綠生坳泓。
    行行到青林,老眼增雙明。

    99 《韓介玉畫為童中州掌教題(介玉乃張仲舉門人》 明·張羽

    我識河東老詞客,鶴骨伶俜長八尺。
    白頭徒步拾公卿,人生變化誰能測。
    將軍跋扈天為傾,公持寸管力與爭。
    當時直氣動朝野,至今文采傳諸生。

    100 《奉和幸白鹿觀應制》 唐·武平一

    玉府凌三曜,金壇駐六龍。
    彩旒懸倒景,羽蓋偃喬松。
    玄圃靈芝秀,華池瑞液濃。
    謬因沾舜渥,長愿奉堯封。

    * 關于三松倒的詩詞 描寫三松倒的詩詞 帶有三松倒的詩詞 包含三松倒的古詩詞(18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