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條的詩詞(857首)

    821 《梅柟》 宋·釋文珦

    梅柟三四樹,手種近巖房。
    始見條抽綠,俄驚葉隕黃。
    物情殊易變,身世豈能常。
    且盡修心法,休傳卻死方。

    822 《送遠》 宋·釋文珦

    離情不可說,握手更躊躇。
    為客三秋盡,還家千里余。
    山程楓葉赤,水驛柳條疎。
    日夕空林下,何人伴索居。

    823 《偈頌一百五十首》 宋·釋心月

    九十日安居,二千年圣制。
    念念三世十方,步步十方三世。
    何如鬧市里保壽面目全露,肉案頭盤山自心密契。
    使府近有指揮,不許攀條援例。

    824 《寄耕云先輩》 宋·釋行海

    老子歸耕谷口云,幾年音信不相聞。
    青燈事業難忘處,白社蕭條又憶君。
    萬岳千巖雙鬢改,三吳百越一江分。
    何當亦用蒲輪起,智者遺編有蠹紋。

    825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826 《鐵竹歌》 宋·釋印肅

    普庵和尚鐵竹歌,十圣三賢不奈何。
    九節玲瓏通法界,不由邊筍自嘍羅。
    從百練,已經磨,能障狂風止海波。

    827 《因道友說陳搏打睡警之》 宋·釋印肅

    日當午,有巴鼻,莫似這漢打瞌睡。
    精魄沉滯識神牽,墮入三途難出離。

    82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拙口默默,閒身寥寥。
    去住妙提其印,死生誰與同條。
    捋須黃檗,奪杖芭蕉。
    十方三世兮,一句全超。

    829 《歲開八日謁西溪真悟講師》 宋·釋正覺

    雨華幾席自清馨,茗碗初收篆縷青。
    柔弄柳條風剪剪,冷濡梅蕊雪星星。
    不嫌黃卷閑遮眼,有意微塵破出經。
    思大氣吞三世佛,兒孫未到敗門庭。

    830 《頌一百則》 宋·釋重顯

    問曾不知,答還不會。
    月冷風高,古巖寒檜。
    堪笑路逢達道人,不將語默對。
    手把白玉鞭,驪珠盡擊碎。
    不擊碎,增瑕類,國有憲章,三千條罪。

    831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宋·釋宗杲

    撦破云門一柄扇,拗折乾峰一條棒。
    二三千處管弦樓,四五百條華柳巷。

    832 《超宗道人請贊》 宋·釋宗杲

    一條白棒,佛祖俱打。
    超宗禪人,大膽不怕。
    畫我來乞贊,鬼門上帖卦。
    三十年后此話大行,任一切人鑽龜打瓦。

    833 《次韻袁伯長寄贈之作》 宋·舒岳祥

    維時十月閏。
    收獲已登場。
    朋舊喜我至,殷勤置壺觴。
    問我何方來,憂墨見清揚。

    834 《寓言》 宋·舒岳祥

    昔有貴公子,聞鶴九皋禽。
    其先本胎化,棲止必瑤林。
    遣使三往聘,致之千黃金。
    清唳復善舞,節奏合瑤琴。

    835 《村莊麥飯虀筍有懷達善正仲帥初因寄袁仲素季》 宋·舒岳祥

    麥風生曉寒,梅潦蘊炎溽。
    三日不出門,新筍已成竹。
    獨酌固自佳,對婦亦不俗。
    黃魚出海門,饜飫及僮仆。

    836 《借成喜杉棚成》 宋·舒岳祥

    夏炎已云極,秋暑方自茲。
    借成面西日,午后如烹炊。
    主人愛敬客,架杉覆青枝。
    赫日辟三舍,鮮飚汎淪漪。

    837 《緣識》 宋·宋太宗

    月琴三柱四條水,圓魄移來混俗耳。
    自古從今清且奇,五音一弄驚神鬼。
    勾挑指下何織細,傍觀側聽心先醉。
    胡茄十八笑思歸,悲風切切搖朱翠。

    838 《緣識》 宋·宋太宗

    青松本不樹蕭條,學士因何智自勞。
    金水朗然明皎潔,雪山堆積就中高。
    志心但覓三神藥,凡目難觀萬時毫。
    我獨閑吟誰解意,悠哉麗日壓靈鰲。

    839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青松本不樹蕭條,學士因何智自勞。
    金水朗然明皎潔,雪山堆積就中高。
    志心但覓三神藥,凡目難風萬里毫。
    我獨閑吟誰解意,悠哉麗日壓靈鰲。

    840 《次韻劉莘老學士惜別言懷兼呈次中察院二首》 宋·蘇頌

    梁園寒早雪霏微,親友將分一棹歸。
    客舍蕭條風送柳,離筵凄慘酒沾衣。
    霜臺二妙君相繼,幕府三端我所依。
    況是汴渠今不涸,留連猶得奉音徽。

    * 關于三條的詩詞 描寫三條的詩詞 帶有三條的詩詞 包含三條的古詩詞(8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