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條的詩詞(857首)
762
《采桑行》 宋·陳允平
妾本秦羅敷,家住曲江曲。
門前楊柳青,春風啼布谷。
樹頭桑初芽,家家蠶始浴。
相呼出采桑,采桑如采玉。
763
《寓江州分司衙隨筆五首》 宋·董嗣杲
街聲崇墉隔,畏客陶詩興。
枯梅三兩株,僅有枝條剩。
斜暉臥竹棚,疊蘚覆石磴。
始來覬聯屬,久去歸蹭蹬。
萬丈廬山高,苦恨無樓憑。
此時坐寬涼,忘卻船如甑。
764
《送矩上人》 宋·董嗣杲
單懸淮楚寺,裓染歲時塵。
踏雪歸何處,看云悟此身。
三乘新見性,一缽晚隨人。
江北蕭條甚,還期莫待春。
765
《小新堤》 宋·董嗣杲
添築湖堤種柳條,行春路截九松腰。
直看西日歸三竺,平接南山第五橋。
曲院岸通沙澗淺,桃溪寺接石津遙。
游人從此言旋便,不受回舟著相招。
766
《別王泰之》 宋·華岳
黃塵漫漫小峰路,白石齒齒茗坑渡。
相亭南來第一程,人煙蕭條歲云暮。
故人小隱三家村,約我旗亭聊一樽。
相逢此地復相別,明朝懷抱同誰論。
768
《送蘇州梁補闕》 唐·徐鉉
軋軋朱輸道路長,虎丘山下剩春光。
軍城舊是吳王國,郡守曾為諫署郎。
祖席詠歌金玉振,下車條教蕙蘭香。
青云舊是高飛處,三載徘徊亦未妨。
771
《浪淘沙 晚 過雨》 元·邵亨貞
楊柳弄黃昏。
不掩重門。
長條盡是舊愁痕。
獨自倚簾看晚色,無限消魂。
風雨小溪渾。
春過三分。
明朝*燕又紛紛。
唯有天涯芳*怨,依舊王
772
《浪淘沙 晚 過雨》 元·邵亨貞
楊柳弄黃昏。
不掩重門。
長條盡是舊愁痕。
獨自倚簾看晚色,無限消魂。
風雨小溪渾。
春過三分。
明朝*燕又紛紛。
唯有天涯芳*怨,依舊王
773
《蘇幕遮 詠贈道友》 元·王哲
善修文,能應舉。
九轉金丹,何不搜尋取。
若肯回頭時暫覷。
兩足輕狂,走入云霞步。
按三光,隨師父。
別有一條,穩穩長生路。
自在逍遙開玉戶。
好與王風,指日同歸去。
774
《鶯啼序》 元·王哲
鶯啼序時繞紅樹。
應當做主。
騁嚶嚶、瑩瑩聲音,弄晴調舌秤羽。
潛身在、朱林茂處。
775
《清心鏡 贈劉小官》 元·馬鈺
一青牛,二條尾。
三雙眼兒,仰觀俯視。
四個蹄、雪白如銀,五方中嬉戲。
六欲七情俱總廢。
八味瓊漿,飲來光明遍體。
九鼎內、變作神丹、
776
《觀朱澤民所畫山水有感》 明·袁凱
朱公畫圖愛者眾,聲價端如古人重。
王卿巨公數見尋,往往閉門稱腕痛。
我時挾冊游郡城,朱公愛我詩律精。
時時沽酒留我宿,共聽西窗風雨聲。
778
《寄題荊南王君行牧齋》 宋·項安世
千斤黑牸將黃犢,八歲山童手堅竹。
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為謙直初六。
夷山入地山已庫,微陰更在山之麓。
觀爻玩象謙復謙,不待占辭意先足。
* 關于三條的詩詞 描寫三條的詩詞 帶有三條的詩詞 包含三條的古詩詞(8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