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朝濕的詩詞(148首)

    61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62 《高沙道中》 宋·文天祥

    三月初五日,索馬平山邊。
    疾馳趨高沙,如走阪上圓。
    夜行二百里,望望無人煙。
    迷途呼不應,如在盤中旋。

    63 《比聞趙季茂春板輿行春甚樂予躍然效之是日乃》 宋·岳珂

    棠湖有病客,破鼎支藥糜。
    青陽動新晴,兀兀厭坐馳。
    靜聞簫鼓鬧,翠幰行春堤。
    柔風吹簾旌,杲日浮屏緹。

    64 《懷茅山寄句容江大夫》 宋·劉宰

    昔朅三茅君,蹇步窮躋攀。
    是時秋已高,爽氣薄千山。
    三峰斂神秀,突兀超塵寰。
    世變逮狂秦,風俗如髦蠻。

    65 《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甥播)》 唐·韋應物

    棄職曾守拙,玩幽遂忘喧。
    山澗依磽瘠,竹樹蔭清源。
    貧居煙火濕,歲熟梨棗繁。
    風雨飄茅屋,蒿草沒瓜園。

    66 《答僴奴、重陽二甥(僴奴趙氏甥伉,重陽崔氏甥播)》 唐·韋應物

    棄職曾守拙,玩幽遂忘喧。
    山澗依磽瘠,竹樹蔭清源。
    貧居煙火濕,歲熟梨棗繁。
    風雨飄茅屋,蒿草沒瓜園。

    67 《琵琶歌(寄管兒,兼誨鐵山·此后并新題樂府)》 唐·元稹

    琵琶宮調八十一,旋宮三調彈不出。
    玄宗偏許賀懷智,段師此藝還相匹。
    自后流傳指撥衰,昆侖善才徒爾為。

    68 《太湖詩·入林屋洞》 唐·皮日休

    齋心已三日,筋骨如煙輕。
    腰下佩金獸,手中持火鈴。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
    連亙三十六,各各為玉京。

    69 《梁父吟》 明·孫蕡

    江水何深深,青楓映云林。
    衡門一杯酒,抱膝《梁父吟》。
    君不見夷吾奮袂投南冠,故人薦引登君門。
    揚眉吐論下荊楚,九合冠裳朝至尊。

    70 《次韻王覿正言喜雪》 宋·蘇軾

    圣人與天通,有詔寬獄市。
    好語夜喧街,濕云朝覆砌。
    紛然退朝后,色映宮槐媚。
    欲夸剪刻工,故上朱藍袂。

    71 《雪小霽,順風過謝陽湖》 宋·楊萬里

    都梁三日雪沒屋,小船行水如行陸。
    山陽一朝帆遇風,大船行水如行空。
    昨來牽天凍得泣,買蘆燎衣蘆自濕。
    朝來牽夫皆上船,收纜脫巾篷底眠。

    72 《贈戴嗣良歌時罷洪府監兵過廣陵為東坡公出所》 宋·晁補之

    三郎少日如乳虎,代父搏賊驚山東。
    硬弓長箭取官職,自說九戰皆先鋒。
    將軍拳勇饋不繼,痛惜靈武奇謀空。
    城頭揶揄下俛走,壯士志屈羞填胸。

    73 《謝人分寄密云大小團》 宋·毛滂

    密云不雨西郊黑,小龍蜿蜒出朝夕。
    中有濯枝三日霖,可洗流金千里赤。
    大龍雨足意貌閒,萬里澤流才一息。
    無心自為百谷仰,變化風云聊戲劇。

    74 《句》 宋·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發,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75 《黃山在歙郡之北雄麗杰出可與嵩少爭衡世傳黃》 宋·李彌遜

    髯龍飛空去云急,雨翁蹋云挽龍入。
    猩啼鶴怨凝春愁,三十六峰黛鬟濕。
    紫陽照空天夜明,棲煙采玉唐宣平。
    碧桃自熟人自遠,千秋月露含凄清。

    76 《七月十七日游浮山值夜未快所觀急歸作詩》 宋·李流謙

    田疇渺渺平一望,側嶺橫峰環四向。
    那知中有此巉巖,倚天削鐵三千丈。
    坤靈涌出薦地寶,方嶠飛來憩靈仗。
    我來暑濕未解圍,薄日烘烘云盎盎。

    77 《水圖詩壽王丞相》 宋·項安世

    水于天地間,體物而不倚。
    其數為天一,眾有之所始。
    其辰為壬癸,重任之所揆。
    其德為智端,非非而是是。

    78 《次容齋喜雪禁體二十四韻》 宋·方回

    燠寒節若無嗟若,不寒而燠疫癘作。
    叵堪窮臘陽氣泄,況乃炎方土風惡。
    大塊積蓄久醞釀,元造斡回驟飄落。
    朝曦掩翳九烏死,夜吹呼號萬騎掠。

    79 《戲謝漕食豆粥》 宋·李復

    石泉清甘出山麓,瓦釜貯泉烹豆粥。
    太行苦霧朝塞門,相與持杯煖寒腹。
    集仙學士著繡衣,瑞節前驅光照玉。
    入境風生三十州,高廩臨邊溢紅粟。

    80 《寶觀主白鴝鵒歌》 唐·韋應物

    鴝鵒鴝鵒,眾皆如漆,爾獨如玉。
    鴝之鵒之,眾皆蓬蒿下,爾自三山來。
    三山處子下人間,

    * 關于三朝濕的詩詞 描寫三朝濕的詩詞 帶有三朝濕的詩詞 包含三朝濕的古詩詞(1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