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景的詩詞(185首)

    21 《三月四日即景》 明·李禎

    忽忽春將暮,俄過三月三。
    草誰憐益母,花自媚宜男。
    乍到尋巢燕,初眠上箔蠶。
    新茶與稚筍,鄉味憶江南。

    22 《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 宋·蘇軾

    好在長淮水,十年三往來。
    功名真已矣,歸計亦悠哉。
    今日風憐客,平時浪作堆。
    晚來洪澤口,捍索響如雷。

    23 《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 宋·蘇軾

    過淮山漸好,松檜亦蒼然。
    靄靄藏孤寺,冷冷出細泉。
    故人真吏隱,小檻帶巖偏。
    卻望臨淮市,東風語笑傳。

    24 《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 宋·蘇軾

    回首濉陽幕,簿書高沒人。
    何時桐柏水,一洗庾公塵。
    此去漸佳境,獨游長慘神。
    待君詩百首,來寫浙西春。

    25 《宋復古畫瀟湘晚景圖三首》 宋·蘇軾

    西征憶南國,堂上畫瀟湘。
    照眼云山出,浮空野水長。
    舊游心自省,信手筆都忘。
    會有衡陽客,來看意渺茫。

    26 《次韻劉景文送錢蒙仲三首》 宋·蘇軾

    誰識天閑老驥,不爭日暮長途。
    送盡青云九子,歸去扁舟五湖。
    寄語竹林社友,同書桂籍天倫。
    王郎獨為鬼錄,世間無此玉人。
    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漢殿長門。
    經緯尚余三策,典刑留與諸孫。

    27 《次韻劉景文送錢蒙仲三首》 宋·蘇軾

    五字古原春草,千金漢殿長門,經緯尚余三策,典刑留與諸孫。

    28 《次韻景文山堂聽箏三首》 宋·蘇軾

    忽憶韓公二妙姝,琵琶箏韻落空無。
    猶勝江左狂靈運,空斗東昏百草須。
    馬上胡琴塞上姝,鄭中丞后有人無。
    詩成畫燭飄金燼,八尺英公欲燎須。
    荻花楓葉憶秦姝,切切幺弦細欲無。
    莫把胡琴挑醉客,回看霜戟褚公須。

    29 《次韻景文山堂聽箏三首》 宋·蘇軾

    馬上胡琴塞上姝,鄭中丞後有人無。
    詩成樺燭飄金燼,八尺英公欲燎須。

    30 《次韻景文山堂聽箏三首》 宋·蘇軾

    荻花楓葉憶秦姝,切切么弦細欲無。
    莫把胡琴挑醉客,回看霜戟褚公須。

    31 《劉景文家藏樂天身心問答三首戲書一絕其后》 宋·蘇軾

    淵明形神自我,樂天身心相物。
    而今月下三人,他日當成幾佛。

    32 《次韻劉景文送錢蒙仲三首其一誰識天閑老驥途》 宋·蘇軾

    寄語竹林社友,同書桂籍天倫。
    王郎獨為鬼錄,世間無此玉人。

    33 《宋復古畫《瀟湘晚景圖》三首》 宋·蘇軾

    落落君懷抱,山川自屈蟠。
    經營初有適,揮灑不應難。
    江市人家少,煙村古木攢。
    知君有幽意,細細為尋看。

    34 《宋復古畫《瀟湘晚景圖》三首》 宋·蘇軾

    咫尺殊非少,陰睛自不齊。
    徑蟠趨後崦,水會赴前溪。
    自說非人意,曾經人馬蹄。
    他年宦游處,應指劍山西。

    35 《和三舍人省上(三月二十九日作·明日駕幸景》 宋·蘇軾

    紛紛榮瘁何能久,云雨従來翻覆手。
    怳如一夢墮枕中,卻見三賢起江右。
    (曾子開、劉貢父、孔經父,皆江西人。
    )嗟君妙質皆瑚璉,顧我虛名但箕斗。

    36 《奉和景純十四丈三絕》 宋·王安石

    身先諸老斡樞機,再見王門闔左扉。
    但恨東歸相值晚,豈知臨別更心違。

    37 《奉和景純十四丈三絕》 宋·王安石

    幾年相約在林丘,眼見京江更阻游。
    遺我珠璣何以報,恨無瑤玉與公舟。

    38 《奉和景純十四丈三絕》 宋·王安石

    藏春花木望中迷,水復山長道阻躋。
    怊悵老年塵世累,無因重到武陵溪。

    39 《寄題林景思雪巢六言三首》 宋·范成大

    大地九冰徹底,小巢上壁俱空。
    只有梅花同調,雪中無限春風。

    40 《寄題林景思雪巢六言三首》 宋·范成大

    何處溫泉火井,誰家熊席狐裘。
    堂燕幾番炎熱,冰蠶一繭綢繆。

    * 關于三景的詩詞 描寫三景的詩詞 帶有三景的詩詞 包含三景的古詩詞(1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