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日的詩詞(1392首)

    461 《清明前三日將晚風雹大作枕上賦此》 宋·鄭剛中

    寒云壓初曉,檐溜如飛瀑。
    驚雷下檐來,萬瓦鳴枯竹。
    長髯不敢臥,起視亂雙目。
    報言此何祥,眾寶歸我屋。

    462 《宿船家小舟中凡三日夜作此》 宋·李流謙

    自昔說離亂,經時足嘆吁。
    何為來曠野,端是辱泥涂。
    相國跛男子,封侯裸丈夫。
    未須多感慨,事業出艱虞。

    463 《二十三日被旨再往天目謝雨留數語壁間》 宋·虞儔

    萬山深處得重來,天目晴云未放開。
    盡喜山田秧{左禾右罷}稏,那愁石徑濕莓苔。
    鐵冠道士今安在,玉局仙翁去不回。
    唯有洞中龍應禱,果能因旱起風雷。

    464 《次韻審知十三日四絕》 宋·趙蕃

    起看山月墮金盆,不料陰晴忽異門。
    我亦忍饑無復睡,絕憐甑倒又空樽。

    465 《次韻審知十三日四絕》 宋·趙蕃

    咫尺相望得步過,忽然一雨阻山河。
    興來逕欲尋君去,數問溪流退幾多。

    466 《次韻審知十三日四絕》 宋·趙蕃

    尺水真成起丈波,水南水北斷經過。
    幾思落筆題觀漲,卻恨詩材本不多。

    467 《次韻審知十三日四絕》 宋·趙蕃

    連朝風雨已如秋,頗念林園柿栗收。
    謾說為生鄙計算,邇來鹽米屢關憂。

    468 《次韻衡州先生歲除前三日席上兩絕句》 宋·趙蕃

    非無曠野堪犂具,亦有清江可釣絲。
    為底崎嶇衡岳路,良由寐寤竹齋時。

    469 《季春十有三日作》 宋·趙蕃

    晨起風寒又覺加,不知信復到何花。
    晴多且欲雨知節,雨久更思晴亦佳。
    寂寂蕙蘭菲剩馥,紛紛姚魏掃殘葩。
    故山政好不歸去,筍蕨登盤僧饋茶。

    470 《伯玉夜過因談西湖石筍峰舊游用初三日韻》 宋·趙蕃

    相識欣佳士,常談厭老生。
    湖山游息處,風月笑言情。
    豈但沈疴愈,能令老眼明。
    無嫌數呼喚,政爾一殷兄。

    471 《二十三日使風》 宋·趙蕃

    江行已屬北風權,此去寧憂上水船。
    臥聽招呼帆轉腳,起看飛濺水平舷。
    鷗乘逸氣沿仍溯,雁怯驚吹斷復連。
    玄妙未窮天籟說,雄豪詩讀快哉篇。

    472 《二十三日雨中發贛州》 宋·趙蕃

    江流何湯湯,萬里勢方注。
    僮奴勸乘舟,期至才旦莫。
    我聞是江石,屹立甚可怖。
    水乾或能避,水漲多與忤。

    473 《九月十三日雪》 宋·趙蕃

    稍稍云初集,泠泠風未停。
    粗能成點綴,還是學飄零。
    徑路高低滑,炊煙遠近青。
    籃輿所經歷,詩語費平亭。

    474 三日風果止早行》 宋·趙蕃

    側枕聽風吹,撐篷避雨絲。
    不忘披敗帙,何暇問朝炊。
    浪靜川無跡,云行山不移。
    自知非畫手,游戲一于詩。

    475 《十三日逆風舟行甚遲》 宋·趙蕃

    昨夜縱風幾喪生,今朝溯水頗留行。
    細看洶涌收帆腳,孰若夷猶聽槳聲。
    客路了知難數傲,長年謂我勿多驚。
    世間遲速元同致,莫問到衢今幾程。

    476 《十一月二十三日》 宋·趙蕃

    正爾元無事,胡然不自聊。
    髯衰紛若雪,梅早綴如椒。
    太白傾殘榼,方爐爇柿樵。
    宦才成此味,隱莫待渠招。

    477 《二十三日早霽》 宋·趙蕃

    晴云如衣如絮,落月似鉤似梳。
    鸕鶿鸂鶒未覺,一段并能屬予。

    478 《次韻□丞兄聞丁卯十一月三日朝報》 宋·魏了翁

    儻來得喪本無關,或為鴻毛加太山。
    縱昔尹鼯寧有損,及今投裔枉為奸。
    為私界分分明甚,狂圣途程念慮間。
    初學粗知真富貴,從今克復原睎顏。

    479 《又省闈鎖宿十月三日夜月獨酌》 宋·程公許

    霜月鋪角滟瓦溝,憶曾盡醉作中秋。
    侵天圍棘孤吟夜,且著紅爐為暖愁。

    480 《又省闈鎖宿十月三日夜月獨酌》 宋·程公許

    兩月重來月又圓,寺鐘驚夢五更殘。
    此情誰遣啼雅覺,飛過東墻代訴寒。

    * 關于三日的詩詞 描寫三日的詩詞 帶有三日的詩詞 包含三日的古詩詞(139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