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接的詩詞(1203首)
741
《楚岸吟寄牟子》 明·王廷陳
楚岸長楊垂至地,百鳥嬌啼春自醉。
晴絲冉冉墮碧空,風光頗為游人媚。
我家黃子國,君住鄂王城。
大江東下云霧接,滔滔應瀉故人情。
744
《寄東海鶴年賢弟》 明·吳惟善
鶴皋東望接三山,海上群仙日扣關。
虎守月爐丹煉就,龍吟霜匣劍飛還。
故園松菊余三徑,老屋煙霞恰半間。
為問林泉逃世者,如公今有幾人閑?
747
《次伯兄高原望高臺韻》 明·許妹氏
層臺一柱壓嵯峨,西北浮云接塞多。
鐵峽霸圖龍已去,穆陵秋色雁初過。
山回大陸吞三郡,水割平原納九河。
萬里登臨日將暮,醉憑青嶂獨悲歌。
748
《采薖為余唐卿賦》 明·姚道衍
余君抱奇言不夸,種菜擬學元修家。
臨溪筑廬競誅草,傍路樊圃多編葭。
長镵短夋自成列,不與文筆相交加。
畦界條條任衡縮,溝澮一一隨紆斜。
749
《長安道》 明·于慎行
東出灞陵橋,回望長安道。
煙花萬戶暖風輕,羅綺千門明月曉。
漢家宮闕郁岧峣,碧閣珠樓倚絳霄。
丞相衣冠蒼玉佩,將軍甲第赤欄橋。
751
《游西湖和錢學士韻》 明·玉芝和尚
大堤回接鳳山遙,金勒東風嘶馬驕。
芳草不知埋帝舄,柳枝猶似學宮腰。
天空水月三千頃,春老鶯花十二橋。
聞說樓船醉年少,平章獨免紫宸朝。
754
《吳江夜泊》 明·張宣
風壤三州接,江湖一水過。
虹消滄海雨,日落洞庭波。
羌笛《梅花引》,吳歈《子夜歌》。
從軍古云樂,吾意竟如何。
756
《臨洮院后半壁古城歌》 明·趙貞吉
君不見秦城萬里如游龍,首接洮河尾遼海。
三堵龍頭勢隱轔,至今不共山河改。
何時山外起新陴,圍繞古城當戶楣。
相逢若識桃源叟,應憶當時征戍兒。
757
《長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長安二月三月時,千門萬戶春風吹。
綺構瑤臺高照耀,香車寶馬并驅馳。
驅馳照耀皆豪貴,九棘三槐夾三市。
鼎食鐘鳴將相家,朱簾繡柱王侯第。
758
《題虎丘壁》 明·朱桂英
梵閣頻臨入紫霞,憑闌極目渺無涯。
天連瀚海三千里,煙鎖吳城十萬家。
南北舟航搖落日,高低丘隴接平沙。
老僧不管興亡事,安坐蒲團課《法華》。
* 關于三接的詩詞 描寫三接的詩詞 帶有三接的詩詞 包含三接的古詩詞(12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