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接的詩詞(1203首)

    421 《和東都令狐留守相公(一作奉寄東都留守令狐相公)》 唐·姚合

    除官東守洛陽宮,恩比藩方任更雄。
    拜表出時傳七刻,排班衙日有三公。
    旌旗嚴重臨關外,庭宇清深接禁中。
    三十六峰詩酒思,朝朝閑望與誰同。

    422 《天門街西觀榮王聘妃(榮王,憲宗幼子)》 唐·張光朝

    仙媛來朱邸,名山出紫微。
    三周初展義,百兩遂言歸。
    鄭國通梁苑,天津接帝畿。
    橋成烏鵲助,蓋轉鳳凰飛。
    霜仗迎秋色,星缸滿夜輝。
    從茲磐石固,應為得賢妃。

    423 《祖龍行》 唐·常楚老

    黑云兵氣射天裂,壯士朝眠夢冤結。
    祖龍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隨鮑魚轍。
    腐肉偷生三千里,偽書先賜扶蘇死。

    424 《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相印出鎮全蜀詩十八韻》 唐·杜牧

    盛業冠伊唐,臺階翊戴光。
    無私天雨露,有截舜衣裳。
    蜀輟新衡鏡,池留舊鳳凰。
    同心真石友,寫恨蔑河梁。

    425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走筆依韻》 唐·杜牧

    玉塞功猶阻,金門事已陳。
    世途皆擾擾,鄉黨盡循循。
    客道難投足,家聲易發身。
    松篁標節晚,蘭蕙吐詞春。

    426 《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 唐·杜牧

    命世須人瑞,匡君在岳靈。
    氣和薰北陸,襟曠納東溟。
    賦妙排鸚鵡,詩能繼鶺鴒.蒲親香案色,蘭動粉闈馨。
    周孔傳文教,蕭曹授武經。

    427 《京口津亭送張崔二侍御(一作津亭送張崔侍御府散北歸)》 唐·許渾

    愛樹滿西津,津亭墮淚頻。
    素車應度洛,珠履更歸秦。
    水接三湘暮,山通五嶺春。
    傷離與懷舊,明日白頭人。

    428 《街西池館》 唐·李商隱

    白閣他年別,朱門此夜過。
    疏簾留月魄,珍簟接煙波。
    太守三刀夢,將軍一箭歌。
    國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

    429 《當句有對》 唐·李商隱

    密邇平陽接上蘭,秦樓鴛瓦漢宮盤。
    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干。
    但覺游蜂饒舞蝶,豈知孤鳳憶離鸞。
    三星自轉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

    430 《奉和太原公送前楊秀才戴兼招楊正字戎》 唐·李商隱

    潼關地接古弘農,萬里高飛雁與鴻。
    桂樹一枝當白日,蕓香三代繼清風。
    仙舟尚惜乖雙美,彩服何由得盡同。
    誰憚士龍多笑疾,美髭終類晉司空。

    時光生活

    431 《當句有對》 唐·李商隱

    密邇平陽接上蘭,秦樓鴛瓦漢宮盤。
    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干。
    但覺游蜂饒舞蝶,豈知孤鳳憶離鸞。
    三星自轉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

    432 《奉和太原公送前楊秀才戴兼招楊正字戎》 唐·李商隱

    潼關地接古弘農,萬里高飛雁與鴻。
    桂樹一枝當白日,蕓香三代繼清風。
    仙舟尚惜乖雙美,彩服何由得盡同。
    誰憚士龍多笑疾,美髭終類晉司空。

    433 《幽人》 唐·李商隱

    丹灶三年火,蒼崖萬歲藤。
    樵歸說逢虎,棋罷正留僧。
    星斗同秦分,人煙接漢陵。
    東流清渭苦,不盡照衰興。

    434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蕭浣)》 唐·李商隱

    遙作時多難,先令禍有源。
    初驚逐客議,旋駭黨人冤。
    密侍榮方入,司刑望愈尊。
    皆因優詔用,實有諫書存。

    435 《寄歸》 唐·趙嘏

    三年踏盡化衣塵,只見長安不見春。
    馬過雪街天未曙,客迷關路淚空頻。
    桃花塢接啼猿寺,野竹庭通畫鹢津。
    早晚相酬身事了,水邊歸去一閑人。

    436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唐·裴翻

    常將公道選群生,猶被春闈屈重名。
    文柄久持殊歲紀,恩門三啟動寰瀛。
    云霄幸接鴛鸞盛,變化欣同草木榮。
    乍得陽和如細柳,參差長近亞夫營。

    437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唐·蒯希逸

    一振聲華入紫薇,三開秦鏡照春闈。
    龍門舊列金章貴,鶯谷新遷碧落飛。
    恩感風雷宜變化,詩裁錦繡借光輝。
    誰知散質多榮忝,鴛鷺清塵接布衣。

    438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唐·林滋

    龍門一變荷生成,況是三傳不朽名。
    美譽早聞喧北闕,頹波今見走東瀛。
    鴛行既接參差影,雞樹仍同次第榮。
    從此青衿與朱紫,升堂侍宴更何營。

    439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唐·黃頗

    二十二年文教主,三千上士滿皇州。
    獨陪宣父蓬瀛奏,方接顏生魯衛游。
    多羨龍門齊變化,屢看雞樹第名流。
    千堂何處最榮美,朱紫環尊幾處酬。

    440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唐·張道符

    三開文鏡繼芳聲,暗暗云霄接去程。
    會壓洪波先得路,早升清禁共垂名。
    蓮峰對處朱輪貴,金榜傳時玉韻成。
    更許下才聽白雪,一枝今過郄詵榮。

    * 關于三接的詩詞 描寫三接的詩詞 帶有三接的詩詞 包含三接的古詩詞(12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