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指的詩詞(1688首)
961
《丙子重九二首》 宋·蘇軾
三年瘴海上,越嶠真我家。
登山作重九,蠻菊秋未花。
唯有黃茅根,堆垅生坳窊。
蜑酒蘗眾毒,酸甜如梨楂。
963
《丙子重九二首》 宋·蘇軾
窮途不擇友,過眼如亂云。
余子誰復數,坐閱兩使君。
共飲去年堂,俯看秋水紋。
此水與此人,相追兩沄沄。
964
《悼朝云》 宋·蘇軾
苗而不秀豈其天,不使童烏與我玄。
駐景恨無千歲藥,贈行惟有小乘禪。
傷心一念償前債,彈指三生斷后緣。
歸臥竹根無遠近,夜燈勤禮塔中仙。
965
《宿海會寺》 宋·蘇軾
籃輿三日山中行,山中信美少曠平。
下投黃泉上青冥,線路每與猿猱爭。
重樓束縛遭澗坑,兩股酸辛饑腸鳴。
北度飛橋踏彭鏗,繚垣百步如古城。
966
《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二首》 宋·蘇軾
指點先憑采藥翁,丹青化出大槐宮。
眼明小閣浮煙翠,齒冷新詩嚼雪風。
二華行觀雄陜右,九仙今已壓京東。
(將赴河中,密邇太華,九仙在東武,奇秀不滅雁蕩也。
968
《安州老人食蜜歌》 宋·蘇軾
安州老人心似鐵,老人心肝小兒舌。
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
蜜中有詩人不知,千花百草爭含姿。
老人咀嚼時一吐,還引世間癡小兒。
970
《與孟震同游常州僧舍》 宋·蘇軾
年來轉覺此生浮,又作三吳浪漫游。
忽見東平孟君子,夢中相對說黃州。
湛湛清池五月寒,小山無數碧巑岏。
aa29杉戢戢三千本,且作凌云合抱看。
971
《辨道歌》 宋·蘇軾
北方正氣名祛邪,東郊西應歸中華。
離南為室坎為家,先凝白雪生黃芽。
黃河流駕紫河車,水精池產紅蓮花。
赤龍騰霄驚盤蛇,奼女含笑嬰兒呀。
972
《次韻水官詩》 宋·蘇軾
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閻子本縫掖,疇昔慕云淵。
丹青偶為戲,染指初嘗黿。
973
《壽叔文》 宋·蘇軾
燁燁蒼龍宿,騰光射斗杓。
嘉時鍾間氣,□契在叢霄。
感會風云際,承恩雨露朝。
史才資筆削,使指載歌謠。
974
《贈李道士》 宋·蘇軾
世人只數曹將軍,誰知虎頭非癡人。
腰間大羽何足道,頰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諸公子,戲著幼輿巖石里。
故教世世作黃冠,布襪青鞋弄云水。
975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宋·蘇軾
初驚鶴瘦不可識,旋覺云歸無處尋。
三過門間老病死。
一彈指頃去來今。
存亡慣見渾無淚,鄉井難忘尚有心。
欲向錢塘訪圓澤,葛洪川畔待秋深。
977
《石芝》 宋·蘇軾
土中一掌嬰兒新,爪指良是肌骨勻。
是之怖走誰敢食,天賜我爾不及賓。
旌陽遠游同一許,長史玉斧皆門戶。
我家韋布三百年,只有陰功不知數。
978
《送江公著知吉州》 宋·蘇軾
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更清美。
豈惟濁世隱狂奴,時平亦出佳公子。
初冠惠文讀城旦,晚入奉常陪劍履。
方將華省起彈冠,忽憶釣臺歸洗耳。
979
《送王竦朝散赴闕》 宋·蘇軾
我家衡山公,清而畏人知。
臧否不出口,默識如蓍龜。
擢子拱把中,云有驥aa35姿。
胡為三十載,尚作窮苦詞。
* 關于三指的詩詞 描寫三指的詩詞 帶有三指的詩詞 包含三指的古詩詞(16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