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府的詩詞(99首)

    81 《送周府尹三首》 宋·方回

    樂土豐年舊觀不,使君心事最相關。
    只因標致清于水,便有聲名重若山。
    一室爐香書史畔,萬家杯酒管弦間。
    漢庭選表虛公府,白玉鳴珂未許攀。

    82 《送周府尹三首》 宋·方回

    詩家周賀與方干,三載同吟七里灘。
    晚節我惟甘豹隱,妙年公合快鵬摶。
    昔叨舊尹迎新尹,今愧前官送后官。
    朔野炎陬天地闊,寄書會面兩應難。

    83 《題張明府清風堂三首》 宋·方回

    麥隴初秋曉吹寒,新篁搖動碧瑯玕。
    滌煩解慍誰相似,父老人人說長官。

    84 《題張明府清風堂三首》 宋·方回

    素紈搖月坐高堂,病暍應無困道傍。
    好倩豐隆吹火傘,人間各受一襟涼。

    85 《題張明府清風堂三首》 宋·方回

    萬疊春山積雨晴,新茶處處煮車聲。
    不應獨送月團片,偏與盧仝兩腋生。

    86 《三日□陪楊明府飲次前韻》 宋·方回

    閴其禪老居西堂,豈有門人拈瓣香。
    葛巾灑酒笑元亮,石室紬書輸子長。
    勿嫌臨邛家四壁,猶堪樊川月一箱。
    寄書麒麒閣上客,我自蓑衣君金章。

    87 《六月二十三日立秋喜聞賊平鎮將凱回歸府官俱》 宋·方回

    亂起杏花落,賊平梧葉飛。
    頓忘三伏暑,竟解萬山圍。
    大將傷流矢,諸軍曳血衣。
    先登不如此,焉得凱歌歸。

    88 《吳知府挽詩三首》 宋·釋寶曇

    妙年聲落落,晚歲陳堂堂。
    政出諸公右,吾寧一老傍。
    園林春婉娩,墳土淚凄涼。
    孝友無馀事,新詩入錦囊。

    89 《吳知府挽詩三首》 宋·釋寶曇

    小試牛刀在,長驅馬足遲。
    此生空抱負,真宰孰維持。
    道并湖山重,民深雨露思。
    何當十圍腹,重作北窗期。

    90 《吳知府挽詩三首》 宋·釋寶曇

    千里頻年別,人來數寄書。
    舊題紅葉處,猶記白頭初。
    薤露危如此,庭蘭賦有馀。
    摩挲東望眼,歸泣向吾廬。

    91 《答吳知府仲登見招三絕》 宋·釋寶曇

    一夜溪西喚客船,黎明十里走平川。
    塵泥未辦湖山腳,更要長齋古佛前。

    92 《答吳知府仲登見招三絕》 宋·釋寶曇

    渡水穿云已借書,蠅頭一日五千馀。
    東家居士應憐我,白首那堪又徙居。

    93 《答吳知府仲登見招三絕》 宋·釋寶曇

    未暇云山圣處行,茲游已復慰平生。
    故林猿狖吾知識,木落霜枯也不爭。

    94 《尚書左丞贈開府儀同三司鄧公挽辭三首》 宋·蘇頌

    氣緼江山秀,人如圭璧溫。
    一登文石陛,遂直紫微垣。
    論議中司見,謀猷內制存。
    公孫宿儒譽,垂老上金門。

    95 《尚書左丞贈開府儀同三司鄧公挽辭三首》 宋·蘇頌

    未正階槐位,先登省轄崇。
    帝方咨傅野,天遽奪楊公。
    黻冕恩褒德,簫笳禮送終。
    淮濱故人在,一慟向西風。

    96 《尚書左丞贈開府儀同三司鄧公挽辭三首》 宋·蘇頌

    貢部掄才選,高風素所欽。
    方聞二道策,獻納百官箴。
    榮滯登臺晚,周爰注意深。
    有時無命嘆,遺恨古猶今。

    97 《三月二日奉詔赴西園曲宴席上賦呈致政開府太》 宋·蘇頌

    幅巾私第已歸休,當寧虛懷更款留。
    避寵雖辭持節冊,送行猶用濟川舟。
    城南舊圃扃花洞,洛下新莊引御溝。
    詔諭兩京居密邇,不妨乘興往還游。

    98 《三月二日奉詔赴西園曲宴席上賦呈致政開府太》 宋·蘇頌

    邦人欽佇見儀刑,詔使相望對寵靈。
    位冠三公師尚父,躬全五福壽康寧。
    久留行色春過半,乍別天顏涕欲零。
    誰識上心優老意,從行仍許鯉趨庭。

    99 《三月二日奉詔赴西園曲宴席上賦呈致政開府太》 宋·蘇頌

    昔美都門祖二疏,太沖篇詠貴良圖。
    不聞賓主俱公鼎,未見篇章出賓跗。
    河岳英靈添賦詠,都人士女競歡娛。
    皆言元老歸休盛,恩禮便蕃自古無。

    * 關于三府的詩詞 描寫三府的詩詞 帶有三府的詩詞 包含三府的古詩詞(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