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山的詩詞(810首)

    781 《題峴山圖三絕》 宋·釋寶曇

    不見輕裘快馬歸,遙憐暮雨濕公衣。
    峴山十里城南路,燈火家家望翠微。

    782 《題峴山圖三絕》 宋·釋寶曇

    湛輩而今豈有知,滔滔江漢定何時。
    無邊落日丹楓外,有客來看墮淚碑。

    783 《題峴山圖三絕》 宋·釋寶曇

    范子當年意崛奇,道人歲晚墨淋漓,北風低草牛羊莫,會有人傳峴首詩。

    784 《山園三月桃未花》 宋·釋文珦

    春風不入窶人家,三月園桃未著花。
    老子放癡都不問,山廚日日飯胡麻。

    785 《斜川道上望廬山三絕》 宋·釋正覺

    真味酣心倚瘦筇,蕭騷風嘯一蹊松。
    無人共語圓通境,笑看云吞石耳峰。

    786 《斜川道上望廬山三絕》 宋·釋正覺

    青山放足溪轉腰,蓑翁理網兒搖舠。
    先生疇日騎魚去,岸上人家誰姓陶。

    787 《斜川道上望廬山三絕》 宋·釋正覺

    水從烏石山前轉,人在斜川岸上行。
    寂漠柴桑古祠下,我來無酒酹淵明。

    788 《宣和甲辰三月三日山谷寺偶成是時欲下長蘆也》 宋·釋正覺

    溫風在山谷,青紫班芳妍。
    浩然春公心,不作彼此偏。
    其來初無像,榮事亦自然。
    云容淡如鶴,草色齊膩煙。

    789 《西蜀言道士昔同夏岳山三十年后著僧伽梨衣復》 宋·釋智愚

    不拜星壇不步虛,裂冠來下死工夫。
    地爐深處燒紅葉,曾記三生舊話無。

    790 《十月二三日嫩晴薄寒山房新構書閣去年此日北》 宋·舒岳祥

    霧重月無色,夜來寒有情。
    墻根余宿莽,大末弄初晴。
    去歲那知有,新冬得此生。
    擁爐談往事,鸜鵒報三更。

    791 《十三日夜山齋翫月》 宋·舒岳祥

    月傍細細水波云,繡撚金描孔翠紋。
    夜半冰輪懸凈碧,太空不動掃魔群。

    792 《次韻姚粹正月三日游山道中口占》 宋·蘇頌

    車馬西郊踏曉光,城隅一徑繞羊腸。
    泉流帶雪添膏脈,山色逢春變郁蒼。
    云外樓臺晴掛影,風前松檜遠飄香。
    仁祠久禱蒙嘉應,預慶農疇歲襲祥。

    793 《次韻和前漳守馬郎中三篇·游山》 宋·蘇頌

    西山高下極深幽,十里清波一棹游。
    喜逐御風真造適,遍題僧壁更遲留。
    松間覓徑因窮險,亭際披云盡露秋。
    卻羨官間無檢束,徜徉何異五湖舟。

    794 《溪山堂三首》 宋·王阮

    地勝年年別,人閑事事幽。
    水流縈檻角,山奮入簾鈞。
    舊好空馳馬,新盟但狎鷗。
    故人紼得路,何日共茲游。

    795 《溪山堂三首》 宋·王阮

    出去真危道,歸來適醉鄉。
    田分禾穗合,江落木陰涼。
    璇極隨心闊,銅壺入夢長。
    一從輕卓魯,方悟有羲黃。

    796 《溪山堂三首》 宋·王阮

    檐敞祛紅日,窗虛揖白云。
    水痕一雨失,花氣香風薰。
    寂寂心無事,紛紛耳不聞。
    只須添道力,底用戰魔軍。

    797 《借張山長韻呈方虛谷三首》 宋·楊公遠

    幡然何事賦歸來,領略黃山酬玉杯。
    敲月幾編雖滿世,澤民一念未宜灰。
    笑呼臞鶴梅邊去,旋買寒花竹外栽。
    襟度汪汪千萬頃,眼青應為野人開。

    798 《借張山長韻呈方虛谷三首》 宋·楊公遠

    歸來默坐似心齋,南北曾穿幾緉鞋。
    踏遍關河才思古,名知草木宦情佳。
    桐江勝景歸吟卷,練水寒云入壯懷。
    試數時賢誰敢并,蘇黃端的是同儕。

    799 《借張山長韻呈方虛谷三首》 宋·楊公遠

    樓臺寂寂白云堆,三徑縈迂鎖翠苔。
    怪得菊松多喜色,只緣琴鶴已歸來。
    人瞻北斗光尤仙,門對南山掩復開。
    野客再持漫刺謁,不應袖手又空回。

    800 《三月六日湖上分韻得山字》 宋·喻良能

    剩漲三篙水,寬圍十里山。
    垂楊飛舞里,細雨有無間。
    把酒從杯溢,題詩任鬢斑。
    青春仍暇日,莫惜晚西還。

    * 關于三山的詩詞 描寫三山的詩詞 帶有三山的詩詞 包含三山的古詩詞(8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