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山的詩詞(810首)

    681 《壽馬裕齋觀文·右山之高,三章,章四句》 宋·陳著

    天作高山,大邦之屏。
    外御其侮,王國庶定。

    682 《壽馬裕齋觀文·右山之高,三章,章四句》 宋·陳著

    維石巖巖,維德之基。
    天實為之,是以似之。

    683 《壽馬裕齋觀文·右山之高,三章,章四句》 宋·陳著

    人亦有言,如山之壽。
    萬有千歲,保艾爾后。

    684 《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趙節使稽山門外花園》 宋·陳著

    前賢眼力到,占得此名區。
    荒徑百年樹,虛堂三面湖。
    檐陰來釣艇,花外起晴鳧。
    借問園中叟,主人曾到無。

    685 《題江山風月樓三首》 宋·姚勉

    明月清風不用錢,謫仙吟思浩無邊。
    此清若也錢能買,金谷人須勝謫仙。

    686 《題江山風月樓三首》 宋·姚勉

    江上清風月在山,葉舟赤壁蛻塵寰。
    坡仙心事君知否,不取一毫天地間。

    687 《題江山風月樓三首》 宋·姚勉

    風月江山自四時,個中誰識活天機。
    會渠結峙融流意,方解吟光弄霽歸。

    688 《友山李道士抱琴來為予作三曲請詩各為之操·》 宋·姚勉

    若有人兮江之干,志在流水兮必觀其瀾。
    清風蕭蕭兮水聲潺潺。
    吁嗟乎,世道江河兮誰底其間。

    689 《友山李道士抱琴來為予作三曲請詩各為之操·》 宋·姚勉

    衣裳治兮帝巖廊,五弦歌詠兮民物阜康。
    禹皋夔龍兮劍佩鏘鏘。
    吁嗟乎,安得君臣兮如此一堂。

    690 《雪樓程御史次方山房韻見寄用韻答賦三首》 宋·何夢桂

    萬物委橋運,逝沙我回波。
    美人渺何許,道遠空寤歌。
    原言結瑤佩,乘虬下陽阿。
    陽阿有瑤草,為我起宿痾。
    行行望高臺,日暮將奈何。

    691 《雪樓程御史次方山房韻見寄用韻答賦三首》 宋·何夢桂

    青樓有蛾眉,翳袖渺獨處。
    日暮賦摽梅,愧我求彼士。
    誰家操孤鸞,感此中夜起。
    明河落天西,玉繩低欲輊。
    結言藉媒勞,恩重報到無。
    明珠在羅襦,誰能諒心事。

    692 《雪樓程御史次方山房韻見寄用韻答賦三首》 宋·何夢桂

    思君隔山陂,矢心誓白水。
    夔蚿各自憐,人生貴適意。
    馬頭黃金羈,不易牛背睡。
    白發難再玄,百子空自許。
    南山或可移,愚公有孫子。
    堪輿浩無窮,俯仰一寤寐。

    693 《三疊泉廬山簡寂觀十五里一名擷泉》 宋·蒲壽宬

    此豈凡間物,神人疑屬饜。
    踏翻云母碓,放出水精簾。
    娥女愁遺佩,冰虬或弄髯。
    鮫綃一百丈,織出浪紋纖。

    694 《陪外舅謹齋洎雅山準軒三吳先生游西園摘新茶》 宋·黎廷瑞

    云根得奇草,金芽擷芳鮮。
    石鼎生古瀾,松風語寒煙。
    雖微龍鳳制,而得雨露全。
    玉塵飛素濤,信美非其天。
    臨風勿浪啜,侑以離騷篇。

    695 《題楊秀才園三亭·見山》 宋·王炎

    窗間酒榼與詩編,窗外山光翠入簾。
    山好要人能領略,直須胸次似陶潛。

    696 《自題山亭三首》 唐·徐鉉

    小舫行乘月,高齋臥看山。
    退公聊自足,爭敢望長閑。

    697 《自題山亭三首》 唐·徐鉉

    跂石仍臨水,披襟復持冠。
    機心忘未得,棋局與魚竿。

    698 《驀山溪·玉堂三老》 元·王哲

    玉堂三老。
    唯識王三操。
    復許辨三臺,更能潤、三田倚靠。
    自然三耀,攢聚氣精神運三車,依三教,永沒沈三道。

    699 《無夢令·三髻山侗愛笑》 元·馬鈺

    三髻山侗愛笑。
    好弱歸之一笑。
    不是我如斯,有個內容欣笑。
    欣笑。
    欣笑。
    真樂自然歡笑。

    700 《巫山一段云·玉線穿三穴》 元·馬鈺

    玉線穿三穴,金針透九關。
    自然得見內容顏。
    云神憑朱欄。
    正看瓊花爛熳。
    驀地青衣叫喚。
    紫微詔下赴蓬萊。
    仙籍已安排。

    * 關于三山的詩詞 描寫三山的詩詞 帶有三山的詩詞 包含三山的古詩詞(8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