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石天臺水谷簾,峰回秀擁更深嚴。我來便欲兼忘世,少立清風為指髯。
書生只慣野人廬,誰識潭潭省府居。獨坐黃昏誰是伴,紫微閣上四廚書。
朱榮鉛砌拱都堂,靜合明窗夾主廊。外省諸司西惻畔,樞寮卻在外東廂。
朝吧歸來政事堂,衣冠牣宇鶩成排。須臾排馬還私第,一片閑庭鎖夕陽。
霜月鋪角滟瓦溝,憶曾盡醉作中秋。侵天圍棘孤吟夜,且著紅爐為暖愁。
兩月重來月又圓,寺鐘驚夢五更殘。此情誰遣啼雅覺,飛過東墻代訴寒。
近岸千帆閱,雄襟一昔舒。云程排沸浪,風御翼澄虛。塊歷過都馬,波翻縱壑魚。經旬嘆淹滯,此理盍乘除。
羊角摶扶日,鴻毛迅順時。天心應有為,吾道復何疑。岸燎開戎捷,磯神助好詞。倚檣聊一笑,且試楚襟披。
瞬息四百里,經行三十年。此時真縮地,當日信梯天。岸過人回首,山浮浪駕肩。望塵何足羨,御寇正泠然。
風雨蕭蕭夜未央,呼童仆被宿僧房。無腸可斷啼鵑苦,有喙皆鳴吠蛤忙。七歲遺孤今老大,百年遠忌足悲傷。司晨喚起窗全曙,歸命清都炷瓣香。
沙路抵長夏,入山如早秋。閒房容客臥,老屋欠人修。日落蟬多事,云深鶴自由。風塵二十載,復此得清游。
薰序更朱簽,宵弦落翠蓂。人同散騎直,天與大夫醒。鞅掌曹留事,羈孤坐刻銘。整冠誰辨謗,隱幾獨忘形。
下瞰十仞余,遙瞻幾千里。游客日暮時,鄉心萬端起。
喬林眾鳥集,暮氣氛氳上。好在三巴山,何時正相望。
巴山任喧云,僧窗睡方悄。風清月到床,露白蟲鳴草。
治平前代寺,幽勝占唐昌。我始生彌月,師初踞上方。百年雖未半,三紀獨偏忙。一事尤堪哂,相隨兩鬢蒼。
誦君盈軸三山詠,喚起前回二紀游。老我無因重一到,時將佳句洗昏眸。
六年作意觀仙鯉,未得清閑自在身。近日孫歸娛膝下,擬拚三日奉高人。
秋聲又向耳邊鳴,轉眼平頭六十人。最是讀書難久坐,不甘空負百年身。
藤床竹簟稱羸身,獨臥空齋絕點塵。更有池臺堪卻暑,一生清苦愧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