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寶的詩詞(254首)

    41 《神通夜宿玉虛宮小軒正對步虛峰道士云天寶三》 宋·韓元吉

    龍虎驅馳戰阪泉,荊山鼎就更升天。
    軒轅到處存遺跡,忍使君王不學仙。

    42 《同楊方叔游開寶上方有懷里中二三故人》 宋·韓維

    京都寡臨觀,茲地高且明。
    仲科一來望,曠然寫予情。
    千載豪杰盡,夷門荊棘生。
    時平盛民物,華屋連飛甍。

    43 《贈寇國寶三首》 宋·陳師道

    承家從昔如君少,得士於今孰我先。
    口擬說詩心已解,世間快馬不須鞭。

    44 《贈寇國寶三首》 宋·陳師道

    往歲黃童今寇君,高文要學亦多聞。
    留年看舉天南翼,過目先空冀北群。

    45 《贈寇國寶三首》 宋·陳師道

    虎子墮地氣食牛,雀兒浴處魚何求。
    可奈我衰才亦盡,正須二子與同游。

    46 《寶氣亭三首》 宋·趙蕃

    西下扁舟浩所經,暫梯堤石上津亭。
    偶從長老詢遣跡,說道神游尚炳靈。

    47 《寶氣亭三首》 宋·趙蕃

    誰道劍池今已荒,有時光怪此何祥。
    平生自省慚多識,曷日乞靈親炷香。

    48 《寶氣亭三首》 宋·趙蕃

    徐家筆力見南唐,今代更推江夏黃。
    屹立二碑端不朽,未輸滕閣擅三王。

    49 《挽順慶使君寶章李十三丈二首》 宋·程公許

    東齋嫡子異巖孫,醖釀詩書氣味醇。
    桃李七州春不盡,松筠一節晚彌新。
    恤章峻直寧王寶,治行高推漢吏循。
    四尺墳前千字誄,清名不與跡俱陳。

    50 《挽順慶使君寶章李十三丈二首》 宋·程公許

    金相玉南素心降,每見令人折幔幢。
    亦有薦敭當使傳,若為淹泊只侯邦。
    款門心訝三醫謁,藏壑秒驚半夜扛。
    搔首薰風丹旐會,些歌凄斷不成腔。

    51 《九月十三日始就郊墅拜寶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 宋·岳珂

    槐影西清舞翠鸞,竹宮高接五云環。
    職陪溫洛圖書地,名在元封卜祝間。
    晝訪未承龍閣問,晨香猶而羽衣班。
    祠官到處無公事,且聽松聲老此山。

    52 《寶佑三年上已風雨連日成歌寄誼儒侄》 宋·陽枋

    風雨飄搖三月三,綺羅罷游客停驂。
    滿城春樹煙監參,朱戶綠窗愁不堪。
    香芹刺泥燕爭銜,杜鵑啼情正含。
    舞雩兒童笑鴒{左含右鳥},堯舜氣象此中涵。

    53 《三月晦日同弟觀侄津往寶幢哭刑部伯求弟道從》 宋·陳著

    投憩得幽寺,便忘行路遙。
    竹邊流水過,門外好山朝。
    金相已流土,海音無復潮。
    池檐立良久,老衲忽相邀。

    54 《三月晦日同弟觀侄津往寶幢哭刑部伯求弟道從》 宋·陳著

    劫火不飛處,便如仙洞源。
    載秧交野艇,賣筍到僧門。
    潮水河分港,南風雨暗村。
    家山百里外,回首已黃昏。

    55 《三月晦日同弟觀侄津往寶幢哭刑部伯求弟道從》 宋·陳著

    山泉今已矣,開落夢中花。
    欲哭青松墓,卻留黃檗家。
    眼花飛作練,心事苦如茶。
    造物故相阻,雨陰殊未涯。

    56 《再和林寶文三絕》 宋·王炎

    要知好雨自何來,和氣連云撥不開。
    廊廟為霖須妙手,即看力斡大鈞回。

    57 《再和林寶文三絕》 宋·王炎

    千里山川今秀色,四郊雞犬散歡聲。
    更呼屏翳從頤指,潤澤無邊浹屬城。

    58 《再和林寶文三絕》 宋·王炎

    陽開陰闔四時更,誰解均調玉煜明。
    畫戟香中沛恩澤,祥風甘雨自流行。

    59 《搗練子·三丹寶》 元·王哲

    三丹寶。
    難分剖。
    昏昏默默怎生保。
    哩*,哩*。
    在虛空,長懷抱。
    緋衫里子新烏帽。
    哩*,哩*。

    60 《搗練子·三丹寶》 元·王哲

    三丹寶。
    難分剖。
    昏昏默默怎生保。
    *哩,哩*。
    在虛空長懷抱。
    緋衫裹了新烏帽。
    *哩,哩*。

    * 關于三寶的詩詞 描寫三寶的詩詞 帶有三寶的詩詞 包含三寶的古詩詞(25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