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盂祝水起波云,筆下雷聲泣鬼神。龍虎山前山后間,先生活盡幾多人。
文彩風流冠一時,三池聊作鳳凰池。新詩到處傳桐葉,麗唱他年滿竹枝。歸夢故應懷古括,清談還喜對峨眉。玉堂待草山東詔,解纜春江莫放遲。
鄒湛葛疆往過此,幕中佐曹畏簡書。習池峴首自今古,故寺悲喜成空虛。越王之孫府從事,惡人亦作俗吏呼。日從云間二三子,醉吟嘯傲相攜扶。
三蘇巖壑連云秀,二士門庭匝地新。帶雨山光無限思,一時分付鏡中人。
香斷寒爐古廟空,金毛一去了無蹤。分明曾得真消息,猶有參天十萬松。
雨華隨步到天關,遠目才分繚繞山。風馬不馳前景斷,更於何地覓無遠。
白霧蒼煙暗九秋,殷床金吼抱山樓。為霖未必渾三日,似有閑云伴我留。
羈思登臨已怯秋,紫萸黃菊更添愁。海光不動暮山紫,人在天涯空倚樓。
露寒煙冷不勝秋,紅葉黃紅總是愁。擬趁登臨倩新雁,為傳書札到青樓。
簾靜櫳香裊裊秋,綺疏錦瑟寄清愁。夢回寫出西瑤句,尚想風神白玉樓。
尚書妙德望,曳履聞直聲。獻納雨露邊,斯文有統盟。重席侍經幄,藻鑾持銓衡。不憚推轂士,規摹漢西京。
晨起風寒又覺加,不知信復到何花。晴多且欲雨知節,雨久更思晴亦佳。寂寂蕙蘭菲剩馥,紛紛姚魏掃殘葩。故山政好不歸去,筍蕨登盤僧饋茶。
中朝當極治,人物近拜夔。南渡更衰亂,諸賢困逸遺。舍人名最早,白首但論思。尚喜詩傳派,于今學有涯。
西昌閥閱推曾氏,夫子家居仍舊溪。我政結亭臨水際,君行誰與共攀躋。
去年洞賊驚郴道,聞說居民甚可悲。太守只今誰漫叟,舂陵示吏兩篇詩。
憶昔曾聞謫道州,每天文字見曾游。白鵝寺近永明縣,試覓記碑還在不。
三農一命如紙薄,已定蓋藏猶不樂。年來慳雪意如何,摶空歲事堪隃度。新夸兩白已呈祥,數日天工還作惡。栽培玉屑界瓊田,指顧同云藏碧落。
駕言南東畝,捷出西北隅。資陽有八士,持謁要諸涂。須臾平泉道,衣冠被林廬。問我來何方,過我不適予。
破除百卉發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揚。平易堂中無個事,一枝相對吐清香。
結根喦谷謝群芳,多謝光風為發揚。騷客毋煩賦紉佩,省郎行矣趣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