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士的詩詞(166首)

    81 《贈藍琴士三首》 宋·白玉蟾

    江湖見說老藍公,今日相逢在玉隆。
    竹樣精神梅樣骨,況君梅竹在胸中。

    82 《贈藍琴士三首》 宋·白玉蟾

    逍遙閣下暮煙生,相對無言坐復行。
    彈盡胡笳十八拍,床頭劍吼月三更。

    83 《贈藍琴士三首》 宋·白玉蟾

    夜來莫說西山冷,見說廬山夏有冰。
    直恐與君相別后,錯聽猿嘯作琴聲。

    84 《道士步虛詞 三》 南北朝·庾信

    歸心游太極。
    回向入無名。
    五香芬紫府。
    千燈照赤城。
    鳳林采珠實。
    龍山種玉榮。
    夏簧三舌響。
    春鐘九乳鳴。
    絳河應遠別。
    黃鵠來相迎。

    85 《次韻和酬知開封縣錢易學士見寄三首》 宋·魏野

    赤縣滯清才,家曾有國來。
    埋金寧變土,燒玉豈為灰。
    敏手知誰敵,冥心懶自媒。
    雅章蒙寄惠,味勝沃醇杯。

    86 《次韻和酬知開封縣錢易學士見寄三首》 宋·魏野

    遠勞仙館客,相勉寄詩來。
    豈有口更嘆,兼無心可灰。
    貧資閑壽命,吟助道梯媒。
    信拙過朝暮,除能泥酒杯。

    87 《次韻和酬知開封縣錢易學士見寄三首》 宋·魏野

    珠落銀鉤向玉牋,不還合浦到溪邊。
    無雙雙美真堪愛,似聽湘娥鼓舜弦。

    88 《河中孫學士以詩見寄因次本韻繼和三章用為酬》 宋·魏野

    表里山河舜帝基,圣君館殿選賢知。
    開筵想任佳人擁,游寺應嫌俗吏隨。
    政訝龔黃推絕席,文疑元白豎降旗。
    逍遙樓向閑登處,幾感皇唐御制詩。

    89 《河中孫學士以詩見寄因次本韻繼和三章用為酬》 宋·魏野

    入居蘭省歸群望,出守薄關自圣知。
    清禁乍辭仙漏遠,白樓閑上彩牋隨。
    伯夷廟下停金勒,大舜門中亞繡旗。
    遙想雄藩多少境,祗應公暇遍留詩。

    90 《河中孫學士以詩見寄因次本韻繼和三章用為酬》 宋·魏野

    山前衙署枕河湄,遂意榮居事可知。
    華省圖書雖暫別,故鄉風物似相隨。
    繞城奔浪喧更鼓,隔岸征帆映酒旗。
    刻石將同王閣長,永留遣愛向歌詩。

    91 《庚辰歲仲夏沖照處士王筌子真自渭上游三茅是》 宋·張舜民

    君為天下都散漢,我是人間大丈夫。
    君往茅山住巖嶺,我乘汴水入京都。
    翩翩云鶴驚飆馭,汩汩塵埃滿客裾。
    祇看此行皆可見,不須開口說賢愚。

    92 《神通夜宿玉虛宮小軒正對步虛峰道士云天寶三》 宋·韓元吉

    檻外風高霜月明,步虛山里步虛聲。
    罷琴刻燭初長夜,又得人間一夢清。

    93 《神通夜宿玉虛宮小軒正對步虛峰道士云天寶三》 宋·韓元吉

    封禪空余不死名,華清宮里望長生。
    閒云強作人間瑞,更有山呼萬歲聲。

    94 《神通夜宿玉虛宮小軒正對步虛峰道士云天寶三》 宋·韓元吉

    龍虎驅馳戰阪泉,荊山鼎就更升天。
    軒轅到處存遺跡,忍使君王不學仙。

    95 《送翳士賈思誠還浙東(三首)》 明·劉基

    西風裊裊水鱗鱗,一曲離歌淚滿巾。
    殘柳數株鷗數點,夕陽江上送歸人。

    96 《送翳士賈思誠還浙東(三首)》 明·劉基

    落木長亭獨客回,蹇驢聊可當駑駘。
    還山須種千株杏,等待仙華道士來。

    97 《坐客宋周士忽垂光和復用元韻答之三首》 宋·強至

    魏臺營妓勝添酥,一笑堪酬百琲珠。
    只恐更深云雨散,明朝共是守寒爐。

    98 《坐客宋周士忽垂光和復用元韻答之三首》 宋·強至

    風流雙腕轉凝酥,舞徹伊州汗有珠。
    探手始知簾外冷,照堂獸炭焰圍爐。

    99 《寄文潛無咎少游三學士》 宋·陳師道

    北來消息不真傳,南度相忘更記年。
    湖海一舟須此老,蓬瀛方丈自飛仙。
    數臨黃卷聊遮眼,穩上青云小著鞭。
    李杜齊名吾豈敢,晚風無樹不鳴蟬。

    100 《已亥季秋至凈居思大智者場院因瞻二士相三日》 宋·李彌遜

    三蘇巖壑連云秀,二士門庭匝地新。
    帶雨山光無限思,一時分付鏡中人。

    * 關于三士的詩詞 描寫三士的詩詞 帶有三士的詩詞 包含三士的古詩詞(1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