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園的詩詞(282首)

    201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六露香亭》 宋·蘇轍

    重露覆千花,繁香凝畦圃。
    不忍日將曦,散逐微風去。

    202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三桃園阻淺》 宋·蘇轍

    此生與物妄相仇,欲往長嫌苦見留。
    淺瀨何知向人惡,漲溪豈復為公流。
    雨痕忽到工催客,風信初來轉打頭。
    舉目汀洲都未改,忽添清興滿行舟。

    203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七蓼嶼》 宋·蘇轍

    風高蓮欲衰,霜重蓼初發。
    會使此池中,秋芳未嘗歇。

    204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三十北園》 宋·蘇轍

    使君美且仁,遍地種桃李。
    豈獨放春花,行看食秋子。

    205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三書軒》 宋·蘇轍

    綠竹覆清渠,塵心日日疏。
    使君遺癖在,苦要讀文書。

    206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二灙泉亭》 宋·蘇轍

    泉來草木滋,泉去池塘滿。
    委曲到庭除,清泠備晨盥。

    207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四冰池》 宋·蘇轍

    水深冰亦厚,滉蕩鋪寒玉。
    好在水中魚,何愁池上鶩。

    208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 橫橋》 宋·蘇轍

    湖里種荷花,湖邊種楊柳。
    何處渡橋人,問是人間否。

    209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六野人廬》 宋·蘇轍

    野人三四家,桑麻足生意。
    試與叩柴荊,言辭應有味。

    210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三吏隱亭》 宋·蘇轍

    隱居亦非難,欲少求易遂。
    有意未成歸,聊就茅檐試。

    211 《朱侍郎致仕南歸上特錫宴于玉津園仍詔兩製三》 宋·楊億

    征輪軋軋出皇都,行路咨嗟賢丈夫。
    天子特令供祖帳,國門聊且駐驪駒。
    舊僚送別傾三省,御醴分甘倒百壺。
    下詔已聞推異禮,乞言猶自渴嘉謨。
    馮公不是沈郎署,賀老緣何歸鑑湖。
    明主恩深若為舍,夢魂應繞博山鑪。

    212 《過零壁張氏園三首》 宋·曾鞏

    梨棗累累正熟時,粟田鶉兔亦爭肥。
    園亭盡日追尋遍,只欠厭厭醉始歸。

    213 《過零壁張氏園三首》 宋·曾鞏

    汴水溶深帶雨流,黃花艷艷亦迎秋。
    看花引水園林主,應笑行人易白頭。

    214 《過零壁張氏園三首》 宋·曾鞏

    秫地成來多釀酒,杏林熟后亦留錢。
    不須置驛迎賓客,直到門前系畫船。

    215 《三月旦行園》 宋·朱翌

    我柳已飄絮,我筍亦上竹。
    雪氈密蓋地,犢角橫入屋。
    茲辰略行園,喜色動眉綠。
    炎荒異中原,氣候少清淑。

    216 《三月五日游劉光世園》 宋·朱翌

    南高峰下訪余春,霽草浮光暖更薰。
    日轉暮日添著色,風旋湖水作回紡。
    飄零大士天花雨,驚雇將軍畫棟云。
    興盡不須呼曲友,他時來飯一甌芹。

    217 《三月十三日游卞氏園》 宋·韓維

    窄徑下深竹,有堤平若席。
    開樽蔭密樹,正見溪水碧。
    游魚出柳根,翕忽無定跡。
    酒行不須遽,月色林上白。

    218 《寄題周功父溪園三詠·溪亭》 宋·張栻

    未識主人面,先為溪上吟。
    澄潭依近岸,絕壁聳遙林。
    領略襟期遠,登臨歲律深。
    想當軒冕外,三嘆有余音。

    219 《寄題周功父溪園三詠·雪亭》 宋·張栻

    溪園平廣處,雅稱雪中游。
    疎密看千變,高低共一丘。
    寒知松節勁,靜覺竹聲幽。
    還有故人否,當能看小舟。

    220 《寄題周功父溪園三詠·嫣然亭》 宋·張栻

    聞說亭花好,居然似蜀鄉。
    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長。
    高燭留深夜,輕陰護晚芳。
    何心較桃李,只擬答春光。

    * 關于三園的詩詞 描寫三園的詩詞 帶有三園的詩詞 包含三園的古詩詞(28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