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和的詩詞(1296首)

    681 《和秦壽之中秋玩月三首》 宋·王之道

    一樽芳酒起覺煙,絕勝紅裙擁后前。
    山色水光相上下,月華秋氣共清圓。
    佳時令我思韓愈,好夢逢君想惠連。
    老大不知追逐樂,卻因妍唱惜流年。

    682 《和秦壽之中秋玩月三首》 宋·王之道

    湖光無際接云煙,舉酒登臨夕照前。
    坐送落霞還杳靄,倚看明月上高圓。
    清談浩渺河源注,麗句縱橫繡段連。
    歸去鳳池知不日,山城岑寂記今年。

    683 《和秦壽之中秋玩月三首》 宋·王之道

    腸斷江城斂暮煙,一聲清笛短亭前。
    揚舲共喜風初轉,戲彩當期月正圓。
    水落雙溪和石出,霜余疊嶂與云連。
    令人暗想昭亭路,屈指歸來又四年。

    684 《和周少隱實錄院對竹三首》 宋·王之道

    夫子文章仆命騷,高標寧若歲寒凋。
    慣看雄辯朝揮塵,想見清吟放度韶。
    老去荷君頻折簡,時來容我尚同寮。
    區區長倩何為者,不樂平原意本朝。

    685 《和周少隱實錄院對竹三首》 宋·王之道

    老來須鬢白刁騷,猶喜丹心未遽凋。
    秋賦肯甘同宋玉,晝眠聊復糨邊韶。
    翩翩幽鳥隨風屐,炯炯寒燈伴夜寮。
    多謝故人珠玉寄,水云堆里望天朝。

    686 《和周少隱實錄院對竹三首》 宋·王之道

    窗寒疏竹共蕭騷,可笑圓荷著露凋。
    實錄成書輝日月,奉常新樂奏咸韶。
    佳篇千里來青瑣,好夢連宵到綺寮。
    湖海固應聊爾耳,佇看丹詔下公朝。

    687 《和魏桐城題三瀑泉贈湯洞卿》 宋·王之道

    奔霆響空山,飛連掛絕壁。
    毛發忽森豎,精神共英特。
    平生丘壑姿,至此意頗適。
    何必游九華,龍眠自尤物。

    688 《和魏桐城題三瀑泉贈湯洞卿》 宋·王之道

    雨雹碎晴峰,珠璣瀉石壁。
    勢增九軍勇,氣壓百夫特。
    先生我輩人,一見愿自適。
    壯哉三瀑泉,表表塵外物。

    689 《和徐伯遠見寄三首》 宋·王之道

    我家湖上面九華,無錢買山山見賒。
    待栽北牖一坡竹,追配東門千載瓜。

    690 《和徐伯遠見寄三首》 宋·王之道

    新炊香軟桃花紅,蘄州竹簟初出筒。
    老翁易飽更甘寢,便便一覺南窗風。

    691 《和徐伯遠見寄三首》 宋·王之道

    三詩自可當尺書,得書何必須雙魚。
    黃花強把酬雪白,丐君捧腹聊軒渠。

    692 《和趙積中白蓮三首》 宋·王之道

    翠蓋亭亭水滿塘,六銖新制帶天香。
    晚來扶洗嬌無力,盡斗冰肌不斗妝。

    693 《和趙積中白蓮三首》 宋·王之道

    清風習習晚香微,坐使詩人賦采菲。
    想見溫泉初濯玉,侍兒嬌擁太真妃。

    694 《和趙積中白蓮三首》 宋·王之道

    恥同流輩弄胭脂,一樣新裁雪白衣。
    何日與君攜酒去,兩般分取載將歸。

    695 《和丁景仁三叉河留題贈李仲山》 宋·王之道

    飄零雙鬢已星星,萬里江湖寄此身。
    山擁青螺初洗雨,水浮蒼璧似圍春。
    別來舉廢同千古,此去榮枯會一新。
    葭薍彌天草如積,寬予猶賴有斯人。

    696 《和卞養直見示三絕簡圣書》 宋·王之道

    看君落筆走云煙,想見新豐醉少年。
    龍脊舊堆騏驥種,義方今服乃翁賢。

    697 《和卞養直見示三絕簡圣書》 宋·王之道

    楊柳陰中乳燕飛,馬頭寒峭怯單衣。
    胡麻知有誰人種,應怪東游未即歸。

    698 《和卞養直見示三絕簡圣書》 宋·王之道

    遲日輕風過雨天,笑聲何處送秋千。
    清明已逼長安近,寄語先生快著鞭。

    699 《和僧廣實三首》 宋·王之道

    曾向高安見大愚,迢迢一路徹天衢。
    而今到處無些事,困睡饑餐得自如。

    700 《和僧廣實三首》 宋·王之道

    聞說年來貧更甚,生涯和地與錐無。
    通身是手承誰力,方信常人實若虛。

    * 關于三和的詩詞 描寫三和的詩詞 帶有三和的詩詞 包含三和的古詩詞(12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