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樓跨危堞,云霧曉披披。形勝供臨眺,公馀來燕宜。江橫睥睨闊,山入綺疏奇。風月本無價,君侯況有詩。
一疏綱常重,端平起直聲。難磨石宋璟,不動鐵元城。前輩風流在,南州個信誠。精神兼學力,傾倒為遐氓。
喜怒皆和氣,天全一片春。眼高多識士,心直不疑人。稱得深衣古,爭傳判筆神。恙微談笑去,忽失玉璘珣。
紙錢森插竹,遺像在方橋。月暗甘棠密,風嘶韓木喬。所悲緣瘁國,於誼況同朝。凄斷黃灣路,丹旌些莫招。
春日載陽,薄言采芑。泳之游之,民之洽矣。
江之永矣,其流湯湯。整我六師,告成于王。
清且淪漪,有美一人。懷哉懷哉,率土之濱。
天作高山,大邦之屏。外御其侮,王國庶定。
維石巖巖,維德之基。天實為之,是以似之。
人亦有言,如山之壽。萬有千歲,保艾爾后。
有鶴在林,懷之好音。載飛載止,食野之芩。
倡予和汝,爰得我所。何斯違斯,自貽伊阻。
陟彼崔嵬,豈不懷歸。英英白云,跂予望之。
懶跨狨鞍趁曉班,卻空蠟屐小游山。山頭草木生光彩,玉節曾行紫翠間。
喬岳雄于楚粵間,眾丘迤邐釀高寒。青藜拄到云霄上,見得心如眼界寬。
祝融獨秀壓群峰,登覽雖終興未窮。人物與山爭峻特,也宜班爵視三公。
西李風流遠,中朝族望幽。寵榮三學士,試守六藩侯。不見登時棟,還驚失夜舟。平生喜名理,一致視浮休。
儒雅名公子,承平輔相孫。臺儀尊右轄,世職重高門。富貴今如夢,便蕃歿有恩。邇英前席地,無復進嘉言。
歲晚轘轅道,神歸嵩少原。百年封域廣,三品葬儀尊。笳吹迎風急,帷裳蔽日昏。洛人應墮淚,幾世見銘旛。
胸蟠補袞五色絲,筆驅波濤三峽詞。上追班馬真輩行,下視燕許如兒嬉。拙工廢繩那足道,巧匠縮手今當施。前途著鞭政須急,玉堂獨步非公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