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才出吳公右,孰識詩堪子建親。不惜剩吟黃竹句,何妨傳示白頭人。
延和初奏三千牘,畿甸旋移尺五天。風格出塵誰可并,爭看遼鶴一千年。
今年人憶去年梅,試問今年花已開。見說春風正料理,不應小雨便花摧。
詩壇傳檄未應虛,忍負東君自作疏。急急花前巖下看,橫斜淺淺兩何如。
尋梅著語樂清閒,已覺孤山氣象還。未辦輕舟行百里,也須踏腳法華山。
天生棟梁姿,本作棟梁用。豈其天下望,可使觖萬眾。乾坤欲開泰,數定不可霿。我公胸中秋,萬寶一未種。士其少須之,要以他日重。
周這士也貴,如圭璧璠璵。東陜與南土,出入本裕如。高冠不可羈,位次實有余。輕此一葉舟,孰肯戲魯儒。自公抗章行,益以貴士夫。
公乎斯文宗,學者仰泰北。而我幸姻婭,心切跡每梏。龍門甫登進,已動驪駒曲。江湖搖歸心,我亦慕高躅。更愁帆風船,無路送雙目。
浪把柴扉為客開,揖余茶速又湯催。應門老走忽解意,放入江西風月來。
崆峒不合識東坡,驕氣百年猶未磨。今放晴煙弄寒影,安知非喜子相過。
吾疑子亦慣乘機,乃枉華軒扣竹扉。不是梅花不相外,囊猶未癭若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