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原色的詩詞(240首)
221
《李次促誕辰頌》 宋·曹勛
柱史列裔,清映霞舉。
環堵所禮,土木所與。
起死濟民,渾跡塵土。
好生廣德,密佑人主。
三千功就,易遷行著。
東恩及孫,西色仍敘。
仙不言壽,道不言古。
原祝羅浮,王云同侶。
222
《聞江上捷音》 宋·曹勛
黠虜窺邊久未恭,天王清蹕殄元兇。
軍威早已聞三捷,喜色遙知動六龍。
師旅夙嚴新號令,版圖行復舊提封。
中興大業書歌詠,原刻浯溪頌九重。
223
《吳守生朝》 宋·胡寅
梅信初傳冬未深,高門熊夢慶相尋。
三朝耆舊人皆仰,一德純全眾所欽。
難老椿齡方演迤,后凋松色正陰森。
原公常記茱萸釀,每歲茲辰細細斟。
224
《次翁士秀喜雪長詠》 宋·曾協
陰陽持權或贏縮,運氣循環更剝復。
忽驚寒凜襲重裘,元是祥霙散平陸。
登山不覺屐齒折,索酒仍催葛巾漉。
蕭條貧居馬為二,瑟縮凍坐龜藏六。
225
《劉吏部挽詞》 宋·樓鑰
兄長與慈恩,相親色笑溫。
公方持使節,余忝代王言。
共約游三徑,俄悲作九原。
佳城隔風浪,丹旐愴飛翻。
226
《陸提刑挽詞》 宋·樓鑰
數馬謙恭甚,揮犀色笑溫。
風流士龍裔,文采左丞孫。
晚幸成三徑,身胡遽九原。
素欽仁者勇,大獄竟平反。
228
《秋興》 宋·蘇泂
秋高朔馬肥,壯士多感激。
起看天宇空,萬物盡陰黑。
連年稍艱食,所至多盜賊。
人情有馴致,世或尚姑息。
229
《再用觀入試韻》 宋·李昴英
涵育累朝士興起,薄海弦歌爭教子。
籯金世守韋一經,俎豆少成孟三徙。
盡從科舉梯進取,鶴發望深門日倚。
藝先驅德后已非古,心術乖違徒口耳。
230
《愚石歌》 宋·何夢桂
大埠初分生怪石,曾與不周山作骨。
山崩地缺天柱摧,片石耆姿轉奇崛。
媧皇煉石補天工,化作五星成五色。
地下為石天上星,頑質變化生神靈。
231
《送詹仲通縣尉》 宋·華岳
秋郊送行色,執別臨清流。
風神掣回柳,故故牽衣裘。
吟螀附草際,催客登蘭舟。
問客何所之,駕言京闕游。
232
《寄題郭侯至喜堂》 宋·章甫
岷江西來會眾水,峽束奔湍吁可畏。
年長三老更相賀,舟到夷陵若平地。
寧知市朝車馬塵,仕路風波尤畏人。
急流往往捷有神,滟澦瞿唐何足云。
233
《哭從兄良遇》 宋·方回
先祖五男子,其下八男孫。
白首涉患難,僅余二老存。
兄昔健如虎,行步疾飛奔。
長眉具壽相,修髯當風掀。
234
《贈魯至道》 宋·方回
種薰不生蕕,種蕕不生薰。
人力異培植,草木各有根。
或不然此說,宜以變化論。
蛟魚無頭角,作龍行寸雨云。
236
《簡潮公》 宋·李處權
茗碗紋楸晝不嘩,心如出水妙蓮華。
喜君活計唯三事,遇我人情似一家。
夜久竹聲聞雨過,曉來山色看云遮。
此身去國已千里,回首中原猶暮笳。
238
《過雨頂山》 宋·袁說友
直上風頂山,如接天上主。
環觀千里內,此山峙為主。
循披下山脊,翠石滿原膴。
巉巖巧雕刻,詭特效蟠舞。
240
《贈術者朱明遠》 宋·曾豐
五岳精華裂,三光度數分。
人才非是少,事業未之聞。
信道鐘南氣,難教策北勛。
中原流落士,物色試煩君。
* 關于三原色的詩詞 描寫三原色的詩詞 帶有三原色的詩詞 包含三原色的古詩詞(2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