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涂歌里詠喧,鶉衣百結過蘇天。九重親擢公為此,百姓皆云我自然。五馬重來尋墨沼,一麾又去鎮閩川。廟堂相位猶虛左,已筑沙堤在日邊。
圣業存功德,宸毫冠藝文。勢開千里浪,光動九天云。法駕乘時至,仙都與世分。皇心欽寶訓,求治益精勤。
光遲蕙畝。氣婉椒臺。皇心愛矣。帝曰游哉。
宴鎬鏘玉鑾。游汾舉仙軷。榮光泛彩旄。修風動芝蓋。
漢庭得謝久縣車,松竹蕭疏護葺廬。爭奈蒼生待霖雨,未容安石愛幽居。
嘉謨豈但國著龜,舊學端為帝者師。圣世欲收仁義效,行看平步鳳凰池。
孟子正心邪說息,昌黎首唱六經明。可憐后學多趨末,重振斯文藉主盟。
膴膴周原二百州,欲圖恢復豈難求。既煩元老為時出,但愿宣王益內修。
梅花映雪送征鞍,要伴先生耐歲寒。收拾收歸調鼎用,春來枝上已含酸。
奉詔金門草圣題,平明趨過殿西墀。宮床賜筆宣名早,赭案焚香上策時。朝論只應收俊杰,皇心非不監安危。玉堂詞客承恩久,幾度曾來醉御卮。
忝班清禁接嚴徐,詔侍延英訪對初。滄海煙霞連太液,丹宵日月近雕浴。明廷已奏河汾策,紫府誰將姓字書。從此青云知有路,致君材業不應疏。
清曉華芝度景陽,凝嚴又許對西廂。通宵客夢聞鈞吹,幾日朝衣帶御香。東觀圖書經屢讀,舊蹊桃李見新芳。三千文字皆奇冊,飽死侏儒詎足量。
半夜傳君召,西清閱帝文。筆回丹穴鳳,歌起沛中云。御幄金虬轉,仙墀羽仗分。君王自天縱,況復睿心勤。
秀出青徐野,風移鄒魯鄉。家聲齊丙魏,人物到軒黃。漫仕從三已,危機付兩忘。并游無此老,誰與共行藏。
曲突深時慮,長裾鄙世流。無書來北闕,有意在東周。曠遠嵇中散,疏慵馬少游。長松相風表,千古必山丘。
憶昨司青瑣,公時對此薇。午軒評陳草,曉殿綴朝衣。金石平生契,人琴此日非。白頭情易感,無淚與君揮。
明月山中謝惠連,遠將何物餉柴門。仙歸碧落雞遺種,龍入丹淵竹有孫。欲索風騷供詠味,仍分雪乳滌蒙昏。殷勤雅意知何報,待把禪宗與細綸。
讀書萬卷破,轉物一機神。道德欣為御,文章妙斲輪。圣賢同一處,天地要彌綸。汗簡窺千古,從來只數人。
吳甸七千里,坤垠六十州。宸心寬北闕,老子在西樓。召伯出分陜,衛公歸相周。袞衣人愜意,重為雪山愁。
西南雄節制,人物妙爐錘。舐鼎非無意,登門獨恨遲,正期云獨石,會見菌成芝。不信酬恩事,君看左顧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