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亭的詩詞(366首)

    281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宋·吳芾

    晚上危亭望石城,楚君曾向此間興。
    城池蕪沒人何在,只有空山幾個僧。

    282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宋·吳芾

    晚上危亭憶孟君,龍山一醉見天真。
    堪嗟東道空遺臭,爭似尊前落帽人。

    283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宋·吳芾

    晚上危亭憶令威,凌虛山上悟玄機。
    丹成不見升騰跡,徒想當年化鶴飛。

    284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宋·吳芾

    晚上危亭憶隱居,高情逸氣古人無。
    橫山只有精廬在,無復書堂舊藥爐。

    285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宋·吳芾

    晚上危亭懶舉頭,竹椽蘆屋亦堪羞。
    我將一變成雄觀,長與邦人作宴游。

    286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宋·吳芾

    晚上危亭喜有秋,民安物阜本無憂。
    鈴齋坐嘯雖多暇,爭似歸田得自由。

    287 《城上初作新亭猶未名也邦人哄然稱為三槐殊不》 宋·吳芾

    我心只是憶天臺,欲去無從首重回。
    若得此時追五柳,絕勝他日面三槐。
    年年白發催人老,夜夜青山入夢來。
    縱有萬鐘非我事,何如且覆掌中杯。

    288 《和天予孺子亭三首》 宋·吳芾

    南州高士務躬行,不事王侯只力耕。
    西嶺已如剛節峻,東湖還似古心清。
    正慚老拙非良牧,安有仁恩及庶氓。
    若也當年能逐跡,他時容或可齊名。

    289 《和天予孺子亭三首》 宋·吳芾

    東漢諸公孰最賢,南州高士獨推先。
    蒲輪徒枉當年聘,塵榻從教盡日懸。
    吾道固應天未喪,此時爭奈木將顛。
    棲棲爾輩成何事,那似清風萬古傳。

    290 《和天予孺子亭三首》 宋·吳芾

    我來湖上訪前賢,正值清秋欲暮天。
    十頃敗荷欹淺水,千章古木鎖寒煙。
    遍尋陳跡俱亡矣,獨立幽亭只黯然。
    清德照人增我愧,暮年獨未返林泉。

    291 《山亭三首》 宋·李石

    春日山亭飯,青枝古樹陰。
    親朋知老病,田舍豈初心。
    月白水泉瑩,花多煙霧深。
    酒邊防惡俗,醉語費披尋。

    292 《山亭三首》 宋·李石

    人誰憐老子,我自類癡兒。
    愛草留荒徑,疏泉入小池。
    春風隨處是,晴日與花宜。
    好客能相貸,攜鋤出短籬。

    293 《山亭三首》 宋·李石

    小圃依山入,危亭隱磴斜。
    林塘掃寒雨,籬落臥疏花。
    處士七松宅,先生五柳家。
    柴門何所待,倚杖數昏鴉。

    294 《和張王臣登清斯亭韻三首》 宋·廖行之

    一年好景負黃花,洗眼江梅傲歲華。
    把酒欲從天問月,知時誰解營飛葭。
    人情似水多涇渭,世味如禪說蜜樝。
    只可高吟酬節物,鶯聲早晚又天涯。

    295 《和張王臣登清斯亭韻三首》 宋·廖行之

    一夜寒窗剪燭花,細尋詩派憶京華。
    愛人欲贈兩溪竹,吊古誰荒大澤葭。
    味永黃雞羹苦菜,香清沈水著榠樝。
    拈來信手皆佳句,浩嘆東洋渺際涯。

    296 《和張王臣登清斯亭韻三首》 宋·廖行之

    海棠冬暖亦狂花,步繞畦區羨物華。
    微雨蒼茫低塞雁,寒聲寂歷到汀葭。
    映人清絕梅松竹,照眼黃垂橘柚樝。
    自喜閑中足幽興,不妨時理醉生涯。

    297 《耘老弟五月十三日親往新亭種竹喜而賦詩》 宋·虞儔

    移竹應須竹醉時,不妨帶筍一時移。
    清陰且障東西日,碧色還分上下池。
    歲晚雪霜成超級大國伴,夜涼風月得新知。
    朅來便有親親意,玉立無言似索詩。

    298 《寶氣亭三首》 宋·趙蕃

    西下扁舟浩所經,暫梯堤石上津亭。
    偶從長老詢遣跡,說道神游尚炳靈。

    299 《寶氣亭三首》 宋·趙蕃

    誰道劍池今已荒,有時光怪此何祥。
    平生自省慚多識,曷日乞靈親炷香。

    300 《寶氣亭三首》 宋·趙蕃

    徐家筆力見南唐,今代更推江夏黃。
    屹立二碑端不朽,未輸滕閣擅三王。

    * 關于三亭的詩詞 描寫三亭的詩詞 帶有三亭的詩詞 包含三亭的古詩詞(3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