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風雨每凄凄,物色今年得所期。賜第好賢多驥子,三山酌酒過鵝兒。紅樓尚想吹簫夕,碧樹今夸出日枝。我與韓公殊輩行,門闌感舊淚俱垂。
東風易陰晴,一雨曉便止。舍舟欣徐行,烏鵲聲為喜。岧峣石林谷,蒼翠間紅紫。丈人厭調元,玩意丘壑里。
漢庭得謝久縣車,松竹蕭疏護葺廬。爭奈蒼生待霖雨,未容安石愛幽居。
嘉謨豈但國著龜,舊學端為帝者師。圣世欲收仁義效,行看平步鳳凰池。
孟子正心邪說息,昌黎首唱六經明。可憐后學多趨末,重振斯文藉主盟。
膴膴周原二百州,欲圖恢復豈難求。既煩元老為時出,但愿宣王益內修。
梅花映雪送征鞍,要伴先生耐歲寒。收拾收歸調鼎用,春來枝上已含酸。
隴汧歸路渺漫漫,且向金籠刷羽翰。院靜日長頻送語,時時圖得主翁看。
紫燕黃鸝亦言語,或依簾幕或穿花。較量愛重無如汝,合在華堂富貴家。
翠衿紅觜嬌唇舌,羽族於中最性靈。巧護貍狂莫驚嚇,好留相伴誦心經。
花飛忽忽減芳菲,欺我新來詩思遲。筆底羨君能捷敏,好詞頻許坐中披。
佛屋支撐僅可間,過門無客客非殘。公能有意重來否,竹澗松門暖不寒。
蘭馨豈亦競春狂,不為無人廢不芳。長使幽居在空谷,也勝半額趁時妝。
故家人物久荒涼,政為詩書種不長。邂逅得兄真大雅,浮湛如弟漫斯狂。平反已與于張輩,文力更居崔蔡行。以薦陟官雖足喜,奈何涂轍僅尋常。
學詩將老竟無奇,猶有求交氣未移。臭味只知論翰墨,情親元乃與壎篪。見來草草都能幾,別去悠悠孰慰思。衢信兩邦聞擊柝,叩門他日得追隨。
不但言歸自乞歸,使家幕府兩相違。換官雖用朝廷法,竊議難逃世俗譏。適我慍于心悄悄,送君往矣柳依依。若見河南應枉問,為將前牘叩天扉。
詩名舊仰方豐國,句法親傳呂紫微。聞道有兒能世業,師門更向晦庵歸。
文定去營衡麓宅,仲容自老籍溪傍。只令風月無人主,今代玄英更姓方。
遠庵庵榜晦庵書,不獨人高字亦如。隴畝縱令非我有,溪山政自要君居。
聽雨侵階竹,歸艎入檻荷。天晴龜曝背,人靜鳥吟柯。挾冊弟兄對,煮茶賓客過。居閒在此樂,余乃事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