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三七的詩詞(227首)

    141 《雙林志謙得玄暉筆法作此七十三矣為賦六言兩》 宋·洪咨夔

    近浦霏開略彴,遠山云沒招提。
    樹底人家欲曉,隔籬仿佛雞啼。

    142 《雙林志謙得玄暉筆法作此七十三矣為賦六言兩》 宋·洪咨夔

    潮退寒洲聚沫,雨收春嶂蒸云。
    歷歷舊經行處,江村曙色初分。

    143 《西歸七首次韻和泗州十五叔父三》 宋·晁補之

    暮投古店宿,夜聞狐貍嗥,仆夫告行邁,起視月尚高,清霜來何許,不覺滿我袍,逆舍良非時,求前茲已勞,

    144 《和孫守三月二十七日開宴》 宋·毛滂

    繡段遮檐玉刻樽,揚州春色最先醺。
    落花風起舞菌捲,秀嶺煙生媚黛分。
    酥面錦靴輕轉雪,粉吭牙板細留云。
    要他桃李長依舊,不借東君借寇君。

    145 《游廬山山陽七詠 三峽石橋》 宋·蘇轍

    三峽波濤飽溯沿,過橋雷電記當年。
    江聲仿佛瞿唐口,石角參差滟滪前。
    應有夜猿啼古木,已將秋葉作歸船。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問信然。

    146 《七十三歲作》 宋·蘇轍

    一生有志恨無才,久爾蕭蕭白發催。
    力學當年真自信,初心到此未應回。
    舊人化去渾無幾,新障重生撥不開。
    七十三年還住否,獲麟後事轉難裁。

    147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六三峽石橋》 宋·蘇轍

    三峽波濤飽泝沿,過橋雷電記當年。
    江聲仿佛瞿唐口,石角參差灩澦前。
    應有夜猿啼古木,已將秋葉作歸船。
    老僧未省游巴蜀,松下相逢問信然。

    148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七此君庵》 宋·蘇轍

    風梢繞檐匝,霜干當窗凈。
    遙知素壁上,醉墨森相映。

    149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七涵虛亭》 宋·蘇轍

    虛亭面疏篁,窈窕眾景聚。
    更與坐中人,行尋望來處。

    150 《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三簡寂觀》 宋·蘇轍

    山行但覺鳥聲殊,漸近神仙簡寂居。
    門外長溪凈客足,山腰苦筍助盤蔬。
    喬松定有藏丹處,大石仍存拜斗余。
    弟子蒼髯年八十,養生世世授遺書。

    151 《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七蓼嶼》 宋·蘇轍

    風高蓮欲衰,霜重蓼初發。
    會使此池中,秋芳未嘗歇。

    152 《和子瞻濠州七絕其三逍遙堂》 宋·蘇轍

    猖狂戰國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厭世乘云人不見,空墳聊復葬衣冠。

    153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七酌獻第三室奏大順之舞曲》 宋·楊億

    明明我祖,積德累仁。
    居晦匿曜,邁種惟勤。
    帝圖天錫,輝光日新。
    寢廟繹繹,昭事同寅。

    154 《又七首其三送神理安曲》 宋·楊億

    飚輪戾止,光燭靈壇。
    金奏繹如,白露漙漙。

    155 《正冬御殿上壽樂章八首其七賜群臣第三盞酒宮》 宋·楊億

    酒以成禮,樂以侑食。
    露湛朝陽,星環紫極。
    淑慎爾容,既飽以德。
    進退周旋,威儀抑抑。

    156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二十七第二》 宋·楊億

    偃伯靈臺,功成作樂。
    以昭德容,以清戎索。
    萬邦會同,群慝簫勺。
    盡善盡美,侔彼韶箾。

    157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十七皇帝奠玉幣奏隆安之曲》 宋·楊億

    定位毖祀,告于神明。
    嘉玉量幣,享于克誠。

    158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七》 宋·汪元量

    宮人清夜按瑤琴,不識明妃出塞心。
    十八拍中無限恨,轉弦又奏廣陵音。

    159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三》 宋·汪元量

    第四排筵在廣寒,葡萄酒釀色如丹。
    并刀細割天雞肉,宴罷歸來月滿鞍。

    160 《七月三日雨不止后一日作》 宋·張元干

    暝色復已夕,雨聲全未疏。
    掩關頗嗜臥,篝燈空照書。
    點滴聞瓦溝,決溜鳴階渠。
    試作華屋想,未減嚴城居。

    * 關于三七的詩詞 描寫三七的詩詞 帶有三七的詩詞 包含三七的古詩詞(2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