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臺南山繞屋,恰如萬簪削青玉。讀書臺北山更多,又似碧海躍萬波。臺邊高人子劉子,架樓南北山圍里。醉中領客上上頭,忽驚平地翠浪浮。
春雷一聲萬簪玉,參差亂迸莓苔綠。斬來掃葉當徑燒,何異燃萁煮秋菽。登盤查牙玉版肥,焦尾碎剝蒼龍皮。山人大嚼無以報,寫作林間燒筍詩。
有次鞭鞘陸續鳴,赭袍當殿萬簪纓。群臣拜舞分行坐,十味肴羞酒五行。
樂道隨去處,養和解朝簪。茅堂近丹闕,佳致亦何深。退食不趨府,忘機還在林。清風亂流上,永日小山陰。
千里傷春,江南三月,故人何處汀州。滿簪華發,花鳥莫深愁。烽火年年未了,清宵夢,定繞林丘。君知否,人間得喪,一笑付文楸。
更休尋、玉山瑤草,蓬萊知在何處。司花嫌被春風妒。留待九秋清露。還解語。
萬物之中,為人最貴,內存一點精微。至靈至圣,日用有誰知。隱顯存亡順化,方圓應、曲直投機。從伊變,行居坐臥,動止鎮相隨。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道旁佛宮誰者筑,珠樓寶殿橫山麓。僧徒指點為予說,此寺方成主人逐。憶昨十載氣薰天,吐納日月揮云煙。外廷稍引三公勢,內禁親操六璽權。
西行度連山,北出臨漢水。漢水蹙成潭,旋轉山之趾。禪房久已壞,古甃含清泚。下有仲宣欄,綆刻深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