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萬古堂的詩詞(714首)

    241 《題濂溪書院》 宋·董嗣杲

    遠徑溪流水自圓,光風霽月渺無邊。
    窗前生意休除草,堂上清風獨愛蓮。
    萬古共知歸有極,一塵不染見先天。
    未知涵味其中者,誰是元翁得正傳。

    242 《水調歌頭 和姚雪齊韻》 元·王惲

    書史有真味,誰遣博微官。
    丈夫出處道在,義命正須安。
    浩浩都門冠蓋,眼冷雞蟲得失,矯首入遐觀。
    時對雪齋老,清議豁襟顏。

    243 《寄題四川總餉陳郎中籌邊堂》 宋·項安世

    四萬黃金六出奇,家藏犬豹虎龍機。
    古傅財賞軍能壯,今見樵蘇士不饑。
    借得留侯千里箸,掃平冒頓五方圍。
    是朝不肯談前事,問谷和錢卻道非。

    244 《玉照堂觀梅二十首》 宋·張镃

    喜客能揮白玉琴,此花端解古時音。
    只防老鶴來偷聽,引起翻云萬里心。

    245 《書寶文卿墓》 宋·劉宰

    凍宇兮煌煌,鬢發兮蒼蒼。
    羌一言兮會心,駕吾車兮建陽。
    車既駕兮遄歸,今良是兮昨非。
    釋眾累兮春冰,耿吾心兮夕暉。

    246 《聞家則堂大參歸自北寄呈》 宋·林景熙

    濱死孤臣雪滿顛,冰氈齒盡偶生全。
    衣冠萬里風塵老,名節千年日月懸。
    清淚秋荒遼海鶴,古魂春冷蜀山鵑。
    歸來親舊驚相問,禾黍離離夕照邊。

    247 《眉州燕游雜詠十首·起文堂》 宋·晁公溯

    天地有萬籟,中存韶濩音。
    斯文未嘗廢,但見古猶今。

    248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宋·方回

    我年三十四,鄂漢脫戰場。
    四月扁舟東,生汝于建康。
    九載鶴山門,靜翁還鵷行。
    實為舊主人,別意殊徊徨。

    249 《詩思十首》 宋·方回

    萬古陶兼杜,誰堪配饗之。
    赦還儋耳海,謫死瘴城宜。
    無己玉堂凍,去非榕嶺馳。
    更添韓與柳,欲筑八賢祠。

    250 《賦楊知縣道夫四知堂》 宋·釋寶曇

    萬家即吾廬,一室誠吾身。
    空明古肺腑,壁立真天人。
    心語駟奔軼,風行牛斗嗔。
    吾今亦忘我,何者為一塵。

    251 《忠文洪相公挽辭》 宋·釋文珦

    間氣鐘河岳,深衷悟冕旒。
    雄文驚萬古,勁節凜高秋。
    清廟弦何絕,明堂柱不留。
    我生蒙許興,灑淚莫能休。

    252 《毗陵龔君以崇見投古風思致不風依韻答之》 宋·孫應時

    松柏有佳色,矯矯澗欲涯。
    要經鸞鳳棲,豈怨人跡遐。
    匠石初未逢,千歲甘枯槎。
    萬牛送明堂,亦不以自夸。

    253 《寶覺師畫少陵像用筆其簡伯氏稱賞之因戲為長》 宋·王洋

    破帽麻鞋肩傴僂,回頭意若呼宗武。
    行歌又似出關時,飯顆山前日當午。
    公如冰玉天賦成,玉為溫潤冰為清。
    廟中朱弦堂上曲,一唱三嘆知遺聲。

    254 《琴枕》 宋·王洋

    琢石髹池省練弦,寂塵不動五音全。
    應嫌雜奏妨人樂,正可常攜對客眠。
    投倦乍如傾耳聽,起醒惟欠籟聲傳。
    舞云家范升堂席,寂寞依稀萬古賢。

    255 《見古梅吳府教》 宋·楊公遠

    萬木風饕凍欲癡,孤根逗暖正斯時。
    樹槎牙歷百千歲,花摘索開三兩枝。
    兄弟山礬應未稱,交朋松竹恐相宜。
    玉堂標致和羹味,可是香名滿世知。

    256 《次韻王侍御題詩史堂》 宋·喻良能

    欲識當年泣鬼神,詩皆絹婦與虀辛。
    洗空千古無凡馬,稱到於今有幾人。
    肯與齊梁充后乘,只應蘇李是前身。
    豐碑更著最佳處,傳示宜過一萬春。

    257 《岳陽樓記》 宋·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屬予作文以記之。

    辭賦精選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寫景抒情愛國

    258 《夔州歌十絕句》 唐·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其一 瞿塘 一作:“夔州”)
    白帝夔州各異城,蜀江楚峽混殊名。
    英雄割據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地名山水組詩

    259 《逍遙游(節選)》 先秦·莊周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高中文言文寓言故事自由

    260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 關于萬古堂的詩詞 描寫萬古堂的詩詞 帶有萬古堂的詩詞 包含萬古堂的古詩詞(714首)
    chengrenyouxi